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向大人,这个学子,张侠是靠捐钱得了秀才,这是怎么回事呢?”
      问到张侠,向平似乎有点犹豫了:“这个叫张侠的秀才确实是捐出来的。五年前,善平府发大水,房舍被淹了许多,书院的房舍也被淹了。张侠家中是富商,从事绸缎生意,就出了些钱修缮房舍,还捐了些粮食,也算是有功了。”
      “因为这些功劳,白同知前来找下官,让下官同意让张侠进入善平书院就读。只是就读而已,下官自然没意见。”
      “按照朝廷的规定,张家捐了这些钱,再由一些有名望的人推荐,是可以进入府学读书的。”向平停顿了一下,又说:“只是张侠的成绩一般,在善平书院曾两次参加院试,均没考中,好在他还年轻,下官的本意是让他继续考,但白同知又找上下官,要下官给张侠一个秀才身份。”
      “唉!巡按大人你也知道我朝的规定,科举要考上去的,考上了才会有前途,靠捐钱得来的秀才身份,只是得到了秀才的身份,但对他以后的前程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张侠得了秀才身份之后,人都懈怠了许多,都不愿意用功了。”
      “向大人说的是,人要有压力,要有目标,才愿意去努力,或许这张侠靠捐钱得来秀才身份,目标达到了,他就不愿意上进了。”陈?D??也是假装感慨一番。
      “谁说不是呢?巡按说得对!对于府学的每一个学生,下官都是一视同仁,都希望他们有一番前途,他们有前途,下官脸上才会有光。如今这张侠止步于此,岂不可惜?”看得出这向平事业心还挺强的,是真心想把善平府的学政做好,为朝廷培养栋梁之才。
      “那你当时为什么不拒绝呢?白同知也是读书人,肯定能理解你的想法。”陈?D??又问。
      “白同知分管粮储和屯田,那年水灾,张家捐了不少粮,帮了他很大的忙。这么多年了,他一直感念张家的恩情。这道理白同知自然是明白,但他仍然坚持推荐了张侠,张家有功又是有目共睹的,下官也是没办法,最后就同意了。”很明显,向平对白林似乎不抱好感。
      “张家第一次捐钱,就能进府学,第二次捐钱,就成了秀才,这成何体统?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其他学子,秀才是能花钱买的吗?难不得张家再捐一次钱,他白林就举荐张侠为举人?”向平似乎越说火就越大,只是当着陈?D??这个巡按的面,把白林骂了一通,难免有故意给白林穿小鞋之嫌。事实上,按朝廷的规定,花钱最多只能买到秀才,举人是不能买的。也就是说,对于地方而言,捐钱买到秀才已经到头了。
      陈?D??此前并不认识白林和向平,对这两个人也不了解,不敢轻易下评价。对他而言,向平对张侠成为秀才之事并不持支持态度,也表明向平与张家没有利益关系,这就足够了。
      “向提学,你掌握

第235章 提学向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