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陈?D??看到百姓都在议论纷纷,心知这事关重大,不管是两村的百姓和姜智,都很难当场做下决定。于是他说:“诸位,办法本官已经提出来了,然事关重大,还希望诸位回去再认真考虑一下。如果行,由姜县令主持和带头实施。本官此次来善平府有差事在身,不便久留。当然,主意是本官提出的,如果你们遇到困难,本官总不能不管是吧?这样吧?本官在善平府找一德高望重之人,为你们排忧解难!”两村的百姓都纷纷点头,称回去再召集全村人商议。
“既然如此,那大家就先散去吧!本官还有差事要去善平府,过一段时间本官还会重临此地,届时行与不行,都希望诸位给本官一个答复。”
如此一来,这事也暂时告一段落,百姓们纷纷散去。陈?D??也向姜县令告辞,他和金念情、柳开平将直接去善平府。
赶了半天路,终于来到了善平府,陈?D??让柳开平去府衙知会一下。他和金念情则去善平府的驿站,与在宁府不同,这次他选择住在驿站,而不是住在府衙。在宁府,他的调查对象是各级官吏,住府衙方便调查。此次来善平府是调查善王世子谋反案,按照大?律,像善王这样的勋贵是不能轻易与官员结交的,否则会构成“私交官吏罪”,违犯此案,轻则监禁一季或一年,重则终身拘禁或贬为庶民。所以,他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善王府上。不巧的是,驿站距离善王府相对近些,而府衙距离善王府远些。
大?对亲王的治理已成一套王府规制,在这一套规制中,有着对亲王的种种约束。例如亲王自有封地,但非奉诏不能离开封地。亲王表面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实际打理王府事务的却是朝廷派来的官员。
在这套王府官制中,以长史为首,又分左右长史,总揽王府事务。大?律明确规定长史的职责:凡请名、请封、请婚、请恩泽,及陈谢、进献表启、书疏,长史为王奏上,若王有过,则诘长史。换句话来讲,在王府中,除了王爷、世子等人之后,长史权力最大。在某种程度上,长史甚至有权力节制王爷。
除了长史之外,王府官制中的官员还有审理、典膳、典宝、纪善、良医,掌医、典仪、工正、教授、引礼等各司其职。
善王府是有一支亲王护卫队的,其护卫为善王卫,指挥使是善王贝昌本人。与大?其他卫不同的是,作为亲王护卫,其编制要比标准的地方卫队要大一些。地方卫队一般标配为5600人,亲王护卫队则约为地方卫队的两倍规模,实际为12000人。
试想,善平府位于中原腹地,远离大?边境,根本就没有战事,要这一万两千兵马有什么用呢?这也是善王屡次上书圣上,请求归还护卫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点奇怪之处是,善平府明明已经有了善王卫,朝廷却仍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地方卫队,那就是善平府卫。显然,朝廷对善王还是有所顾忌的,而善平府卫就是用来牵制善王的兵力。
第215章 百年大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