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自嘲了一下,他希望拉近了他和王哲之间的距离,而不希望王哲太过拘束。
“大人您还在卫所当过官?”王哲并不相信。大?以文抑武,文臣当过武职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一些人甚至不屑于提起。
“我是外戚,圣上就给我封个混日子的官职。在京卫时,那指挥使也不敢管我,我想干嘛都行。呵呵。”
王哲看到陈?D??笑了,他也不自觉地陪着笑。
“不过,京卫的士兵条件还算是不错的,士兵都有地,日常训练也积极。这次来到宁府,不管是宁府卫还是宁泰千户所,还是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想不到边境的士兵竟如此贫穷。”
王哲听了陈?D??的话,心里有点犯酸,眼里流下了眼泪。幸好在黑暗中,陈?D??并没有看到。或许他是想起了那个为士兵谋取利益不惜虚报军功的吴天详吧?
“你们宁泰所一个士兵一般会多少地呢?”
“10到15亩,我们这里地贫,亩产约为一石多一点,好在不用上税,一年差不多能收成20石。”
陈?D??心里计算了一下,以15亩来算,假设一亩产生1.2石,则全年18石,宁府的粮价约400文每石,则全年收入约七两银子。这收入确实不足以养活一家人,由此可见士兵们的窘迫。这就意味着士兵们还需要自己去找活干,去赚更多的钱。如果是一些比较肥沃的土地,一亩能产两石以上,士兵的生活会好很多。不过,这种肥沃的土地恐怕早就有主了吧?
当然,如果士兵们出兵的任务多,就会有一些行粮收入。然而,出兵的任务是非常少的,否则吴天详也不会这么处心积虑了。陈?D??心里倒是有点同情这些士兵,这是他也无力解决这种问题。
“行粮一般是怎么发放的?”
“行粮是士兵出哨、追剿、守墩、?望、烧荒、修边、防秋等任务时才会发放,只是有标准的,一般要离驻地40里以上,且时间上要5天以上,一般是一日一升。”
一日一升?进行换算的话,一个月三十升,为三斗,一年36斗,即三石半过一点点。也就是说,就算士兵全年无休,都在外地执行任务,一年也就多收三石半的粮饷。这个标准确实有点太低了。
“那这次是汪副使找宁府都指挥胡风调动你们,宁府那边会发行粮吗?”看到士兵收入太少,陈?D??心中禁不住问了。
“大人,我们这些士兵从千户所出发到现在已有十天了,是符合时间上的标准的,但距离有点近,卑职也说不准。不过,大人前日让人将卑职贿赂监军的银子退了回来,还多退了,卑职和士兵们都很是感激……”
陈?D??向王哲摆了摆手,感激的话就不用说了,他心里还想:如果这次宁府那边不给行粮的话,自己就自掏腰包,把行粮给发了吧!一百人一人一天一升,即一天一石,以15天来算,也就15石,宁府的粮价不到400文一石,总共都不到6两银子。
汪涛摆擂台三天就赚了90多两银子。6两对于权贵之家来说,简直不值一提,却能驱使上百名士兵,这是哪门子世道?陈?D??忍不住吐槽起来。
第171章 第二次看星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