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涛可不管吴天详害不害怕:“来,给他上刑具。”
他的两个手下把笼子打开,然后用绳子绑了吴天详的手,把他推到笼子里。吴天详一边拼命地挣扎,一边大声叫喊:“大人……大人,手下留情。大人!”
“留情?你招供我就留情,不招供你喊什么喊?”汪涛不屑一顾。
“大人,您听我说,我说的都是实话呀,我真没有隐瞒什么,请大人明察!”
汪涛打了一个手势,两个狱卒不再理会吴天详的叫喊,然后慢慢地关闭笼子的门。
笼子里的铁钉刺入吴天详的皮肤,疼得他呱呱乱叫。为了不让自己被刺到,他只好不断地蜷缩自己的身子,坐在笼子。如此一来,钉子就不会刺到他了,然而当他翻身或移动身子时,钉子就会刺到他。可他不可能长时间只保持一个姿势呀!好在,头部周边没有钉子,他不需要担心钉子眼睛或其它五官。
“哎呀,这笼钉的尺寸还真合适,这东西名叫‘笼钉,我起的名,还可以吧?”汪涛故意用话来挤兑吴天详,吴天详又气又愤。
“好了,你就在这笼钉里慢慢呆着,明天我再来看你,到时希望你能招供,否则你就在这笼钉里接着呆。”说着,汪涛不再理会吴天详,走出了牢房。
出了牢房之后,汪涛回到了宁府府衙,他让人叫来了宁府左参政宁天、兵备副使李洪,想了解一下这两人的看法。张观为什么会让这两个人调查吴天详案呢?参政一职的主要责任是监督一地之政务实施;兵备是指整饬兵备的按察司分道。参政管政,兵备管兵,一文一武,相互监督。张观得到的案宗是这两人联名呈报的。
两人来到府衙之时,脸色似乎并不好看。这是理所当然的,两人联名奏报,却被圣上否决,岂能不暗中气恼?
“两位真是辛苦了,本来这案子该结了,但东厂接到密报,认为这案子仍有隐情,圣上才派陈大人和本官共查此案,本官也是不得已啊!”
“只是既然是圣上之命,我等自是食君之禄,自然也要担君之忧,圣上分别任命陈大人和我为宁府按察使正副使,为了方便查案,是权宜之计。本官自然会竭尽全力,查清此案,到时可能需要劳烦两位,还请两位多多担待。”
汪涛的话暗含技巧。陈?D??和汪涛重查此案,宁天和李洪必定不喜。他先开口把事情推到东厂身上,告诉宁天和李洪,你们的呈报被否定是东厂造成的,跟我汪涛没关系。然后他强调他参与调查是圣上下的命令,而他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自己心里也是不高兴的。人性是险恶的,当一个人不高兴的时候,他可能也希望看到别人不高兴。宁天和李洪看到汪涛也不高兴,心里反而得到了些许安慰。
紧接着,汪涛又称陈?D??和他被任命为按察使正副使,这只是临时的,案子查完以后,这职位也会被免除。那么,宁天心里就高兴了,毕竟他垂涎宁府按察使之职已久。但实
第115章 汪涛的笼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