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谱。
据传说,蜀山当年有一位顶级剑修,修为至大剑仙,已半步封圣,便是出自蜀山书阁,他的剑是读书读出来,他的名字就叫吕玉书。曾有人问他:读书能读出剑圣吗?他笑笑不置可否,在蜀山与外界的最后一战中,以剑破万法,斩开诸界之门,成为剑圣,兵解飞升。
杨书读到了诸子百家,读到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也读到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读到了“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还有“兵贵神速”、“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少年不知阁外岁月,既然书中有剑,他便一定要读出剑来。
光阴如箭,转瞬即逝。眨眼便已过三年,寒来暑往,除了有人送些吃的,再没有人进过书阁。杨书,那个蜀山从天池走出来的少年小师叔,仿佛被人遗忘了一般。
大周王朝,新帝登基三年,国泰民安。
西北牧州,牧王府,一片死气沉沉。
牧王府没有牧王了,也没有了当年的白衣龙神薛凤池,在接回风十八以后,白衣龙神被十八国高手围攻,死在镐京城外,尸体被人砍成了肉泥。与此同时,风家仅剩的三员大将也被派往遥远的东疆,远征东突国和胡葛尔部落,据说,已有一位大将军端木春华在半途被人刺死。其余两位,暗中赶赴边疆。
而回家后的风十八并没有如愿继承王位,当今圣上于去年提出废除祖制,撤藩异姓王,风家,牧王府正堪堪在列。回到牧州王府的风十八,正是毛冲。他每日只知道吃喝玩乐,纵情歌舞,常常夜不归宿,乐不思蜀。风家仅存的一个风三,撑不起一个偌大的牧王府。
这些年,牧王府遭到之前各路对手的强力打压,人马死的死,散的散,偌大一个王府,几乎没什么像样的护卫,而风家更是沦为了大周王朝的笑柄。风家一门十七个寡妇,还在世的尚有八位,当今圣上居然赐婚这八位寡妇,让风家成为整个大周朝的笑柄。
据说,左班丞相姚敬儒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反驳当今圣上不顾先帝的颜面,只顾自己的喜好,公报私仇,龙颜大怒,下令革去姚敬儒左班丞相的职务,摘去乌纱,贬为庶人。
姚敬儒乃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多少寒门士子,以能拜倒在姚敬儒门下而自傲。而姚也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地位。可没想到,新君登基不到三年,天下大学士左相姚半圣,就成为青衣白丁。
一时间,朝堂震荡,天下读书人愤愤不平。
镐京城,巍峨的皇城宛如一座巨型的怪物,看得人心神不宁。
“怎么,老师,你觉得朕这事做得不对,不该摘了姚敬儒的帽子?”说话之人端坐龙椅之上,面如冠玉,正是当今圣上姬远玄。
“回陛下,臣不敢!”回话的正是右班丞相杨谏之。登基以后的新君,喜怒无常,杨谏之虽然贵为帝师,此时,也不敢造次。天下人皆知,当年,牧王风飞扬还在世时,姚敬儒与他最不对付,常常抨击他拥兵自重,骄奢无度,不配为大周武将的楷模,可即便如此,牧王风飞扬也没有对他怎么样,可新君登基才不过三年,就将天下读书人奉为楷模的姚半圣给贬了,叫人如何能不寒心呢?
杨谏之与姚敬儒同朝为官多年,虽然政见不和,但从来对事不对人,从来也不给对方穿小鞋,杨谏之是先朝皇族降臣,而姚敬儒乃是大周读书人科考及第的贡生,是大周真正的读书人,读出了一个大好前程的读书人。满朝文官中几乎有一半是他的学生,可此时,没人敢说话。
新君登基以后,对付风家的手段,不仅卑劣,而且,让人不齿。他让风家八个寡妇全部嫁给西魏降将,这不是将人往火坑里推吗?
可谁也不敢说什么。
大周朝变了。
远在千里之外,蜀山之巅,有一蓬头垢面的少年走出书阁,乘一尺锋而来。
第15章 书阁深似海 蜀山有归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