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哪怕是永乐大帝,偶尔也会让太子来监早朝。
      “谁知道你爷爷又想做什么?”朱高炽兴致不高的回答道。
      ......
      皇宫,奉天殿外。
      百官午夜时分便要起床,穿过半个应天府,前往午门。
      当午门楼上的鼓声响起,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准备进宫。
      “大哥,今天这阵仗不小啊。”朱瞻堪望向排队的文武百官。
      “今天举办乃是大朝会,因此在奉天殿举行,也不知道皇爷爷要宣布商讨何事,居然要集齐文武百官来进行大朝会。”朱瞻基熟练的带着六弟前往殿内。
      朱瞻基身为皇太孙,朱瞻堪身为锦衣卫镇抚使,自然需要参加这一次的朝会。
      大臣们聚在奉天殿的大殿门口。
      心中止不住有些狐疑。
      今天不是大朝会的日子,居然举行大朝会的规格。
      陛下要搞大事件啊!
      想到永乐皇帝的之前整出来的幺蛾子。
      不少大臣都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应,特别是心中有些膈应。
      鼓声响起,百官矗立。
      朱瞻堪站在群臣的位置。
      太子爷后面站着太孙朱瞻基与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
      朱瞻堪观察着殿内文武百官的情况。
      在鼓声响起后,文武百官分列两边。
      这时,站队情况大体就表现出来了。
      太子爷与皇太孙站在文臣之前,汉王与赵王站在武将之前。
      文臣之中,几乎所有文臣都对朱高炽很看好,特别是受过太子爷照顾的文臣。
      更别提还有掺杂着搏一搏从龙之功的文臣了。
      而武将之中,站队就更加简单了。
      一起扛过枪,这个理由就足够他们去支持汉王了。
      然而汉王的势力早就衰弱的不行了。
      一方面,近些年永乐帝亲征,不少将领直接受皇恩。
      另一方面,支持汉王的老将,死的死,贬的贬,离开的离开了。
      特别是淇国公丘福的战死,薛禄调离应天府,还有锦衣卫的权柄被分给朱老六。
      被削弱后的汉王府势力,已经无法兴风作浪了。
      没一会儿,朱棣出现在龙椅之上。
      朱瞻堪则在殿前四处张望,仔细观察文武百官的气运。
      他发现,真正形成的貌似只有王朝气运,代表个人的气运并没有出现。
      而在王朝气运的延展下,才会将朱棣、朱胖胖、朱瞻基给包含进去。
      今天是大朝会,朱瞻堪总算见到了大明王朝气运的完整形状。
      在奉天殿的梁柱之上,赫然停驻着一只金龙!
      只不过......
      那只金龙看起来有些狼狈。
      ?只有两个爪子,两只小爪子死死的捂住自己的脸。
      好似?做出什么丢龙的事情了似的。
      而在金龙旁边还有一条极其微弱的金色小蛇,眼看就要不活了。
      朱棣的目光扫过皇子皇孙、文武百官。
      所有被朱棣扫视的大臣,都会被气运金龙从爪子缝隙中露出的一丝目光关照一番。
      群臣顿时感觉心中被什么东西压了一下,无比的难受,好在难受的感觉很快就过去了。
      朱棣浑厚的嗓音传来:“上月,瓦剌军屡次劫掠边疆,今年,瓦剌军屡屡侵扰我大明疆域,意图沾染中原。”
      “朕以为,年后当亲征瓦剌,犁其庭、绝其种、灭其根!”

第21章 大朝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