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边滚!\"
程咬金被朱国罡一顿斥责,老实点,垂下头,站在一旁,再也不敢多说。
过了一半,身为朱国罡手下的智囊,周瑜上前说:
“殿下息怒,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去计较也不会有什么用,目前我们还需要做好下一步的准备!\"
“与哪一位神秘的修女相比,属下认为击溃皇太极的贼兵,更为关键!\"
听了周瑜的话,朱国罡心里暗暗道:
“对本王而言,什麽事,也比不上抓云月更重要,因为没有这个女人,明明正大,早已安定无恙!”
但此言,朱国罡也已心中有数,身为大将军,他无法言表,如此无言。
所以朱国罡,听完周瑜的话,微微地点头道:
\"周都督说得有理,不知对我军、下一步作战,周都督你有何看法?\"
\"本王,想听听您的意见!\"
周瑜听了朱国罡的话,连忙躬身施礼,接着说:
“启禀殿下,目前的形势,依属下,正面交锋,要迅速击溃皇太极所部,恐怕不太容易!”
\"这样拖久了,锦州城内,恐有断粮之危!\"
“属下认为,现在我军应该,在正面战场牵制敌人,然后派小分队人马,收复失地!”
\"如此,一旦对方回援,那么锦州之围自然就解除了!\"
朱国罡听了周瑜的分析,微微下垂,随后又追问:
\"那么若皇太极,不肯援,又怎样呢?\"
周瑜听朱国罡的话笑道:“假如贼军不肯还手,那就必然是自取灭亡!”
“因为当我们收复失地时,贼军控制的城池就会逐渐缩小,当他们失去所有城池时,他们便成了孤军,势必粮草短缺,到时候必然会,不攻自破!\"
朱国罡听着周瑜的话,随后又微微点头道:
“周都督分析有理,就照你刚才的策略,部署吧!”
朱国罡虽嘴上赞同周瑜的忠告,但心中仍有一些顾虑,毕竟,以前他在辽东坚壁清野三年多,可皇太极不但活得好好的,而且忽然冒出二十万大军。
朱国罡对这件事并没有想清楚,是什么原因,但他知道一点,即想要固守,困死皇太极是不可能的。
朱国罡知道这一点,还同意周瑜的意见,是因为,目前实在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况且皇太极也不会,让那些他占领的城池白白丢失,大可不必再去找他,因为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后来定了征战方向,朱国罡当即分兵十万,由程咬金、秦琼、关羽,分三路攻打辽河以东的城池。
此时皇太极,不知朱国罡有没有分兵之事。
皇太极之所以,没有发现朱国罡大军的异常,是因为,朱国罡在分兵后,并没有撤除多余的营帐,同时也没有减少营房的炉灶。
不过,那些多出来的炉子,做饭的时候,住的就是水。
朱国罡这一举动成功,迷惑了皇太极,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皇太极还是觉得有些不正常。
由于朱国罡是来救锦州的,应当急切地与他交战,而他却不急,可一连半个月过去了,朱国罡一点开战的意思都没有,这让皇太极,不得不感到其中的异常。
太皇心中疑惑,便问蒙恬道:“义兄你说的明军在干什么?她们居然如此安详地待了这么久?他们不是想救锦州吗?”
“目前这种情况,明明拖得越久,越对锦州不利,真是想不清楚,这个朱由检,又在搞什么鬼戏!\"
\"义兄你看问题总是准的,你来给朕分析一下,这朱由检,他到底要干嘛!\"
蒙恬听着皇太极的话,沉吟了好一阵子,然后长长嘘了一口气,然后摇头说:
\"回殿下,这个末将,也不知道,朱由检要做什么呢!\"
但是,陛下的忧虑是有道理的,这个朱由检一向狡猾,其如此反常,恐怕确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依末将看,既然陛下怀疑,但既然对方不主动出兵,我们就可以攻敌不愿,主动出兵攻打他们,这样也可以,探查对方的虚实!\"
听了蒙恬的话,皇太极叹了一声:
“行,此时此刻也只能这样,若能选择,朕真的不愿意,与这位朱由检对峙,他实在是令朕头疼!\"
有皇太极叹了一声,便下令向朱国罡大军,主动出击。
命令一下达皇太极命令,立即号角齐鸣,战鼓震天,朱国罡早就料到,皇太极早就料到,皇太极早已经做好了防御的准备。
由于,自从分兵以后,朱国罡大军的主要目标,就是牵制皇太极大军,所以面对这次皇太极大军的进攻,朱国枢并没有采用,而是用针尖的打法。
第472章 探听敌方虚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