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将一切希望,寄托在四名武将的勇猛上,希望能拖延住明军的进攻步伐。
三通鼓后两军人马,在马蹄踏着大地的轰鸣中,开始互相倾轧,精铁之交鸣,不绝于耳。
双方人马一交手,战事便进入白热乎,朱国罡进攻,辽阳城中,由秦琼坐镇,关羽独率一军,也对后金兵发起进攻。
伴随着明军的前后夹击,后金兵马瞬间跌落下风,包围圈不断缩小,这些后金兵马,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于是,明军便大喊起马嘶声。后金不断有士卒,永远倒在血泊中。
这种惨烈的景象,使皇太极不由自主地心里忧心忡忡,他初次体会到,死亡原来是离他那么近。
朱浩看着,愈来愈紧的围圈,脸上不自觉,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正当朱国罡以为大局已定时,有个士卒匆忙上前禀报:
\"陛下,大事不妙!建虏主力部队,已突破左翼防线,冲出包围圈,现在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朱国罡闻言,刚才浮现在脸上胜利的笑容,瞬间消失了,露出一脸疑惑和迷惑不解的表情,然后他大叫起来:
\"什么?建虏主力,从左翼突围?\"
“不可能!他们不是吗,是赫图阿拉城吗?”
一脸惊疑的朱浩说着,望着前来禀报的士卒,开口问:
“要紧的,你看清楚了吗?由左派突围的兵马,真的是建虏的主力吗?难道你看错了吗?”
“不,只有少数建虏兵马,慌忙从左翼突围?”
来禀报的士卒闻了言,忙摇了摇头然后说:
\"殿下,小的就是长了一百个头,也不敢说谎啊!小的的确没有看错,刚刚从左派突围的兵马,的确是建虏的主力兵马!”
“人数估计,足有几万人,否则这些人,也不能一蹴而就,就突破了左翼的防线!”
正当朱国罡和那士卒交谈时,战场上,忽然响起了奇怪的号角声。
皇太极一闻,号角之声,顿时欣喜若狂。
既然在皇太极之前,就和蒙恬商议好了,只要蒙恬顺利地从左翼突围出来,就以号角提示他,他就会立即撤离战斗,从左翼突围。
此时号角响了,皇太极当即毫不迟疑。马上下令:
\"集结全军,左派突围,不可恋战,违令者杀无赦!”
新入皇太极帐下的魏延、秦明、张辽、徐晃四将,都是万夫之勇。
四将听过令,便一刀横劈竖砍,硬杀了一条血路。
接着,四将护送皇太极,从左路杀出重围。
朱浩见怒火中烧,立即命令明军士卒,火速追击。
但后金乃游牧民族,无论战马种类,还是整体骑术,均优于明军。
双方一方逃走,一方追,但距离却不断被拉开,对此朱国罡也十分无奈。
过了一会儿,追了几十里的明军,终于在眼前,再也看不到了后金的人马。
面临这种情况,朱国罡只能无奈地下达收兵
第255章 朱国罡颁布新政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