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自成的话,朱国罡不由得脸上露出笑容,心里暗暗道:
“朱自成的这件事没有判断力,太儿戏了!”
\"就这样一个人,最终还能打倒大明?”
但是想想朱自成也释然了,毕竟朱自成不像他有两世的记忆,如今朱自成还只是个半大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也很正常。
目前至少可以看出,这位少年的朱自成,就是一位不畏强权,甚至还有一些胆怯。
但是对朱国罡来说,这种生硬的人,他更喜欢他,至少这一类人,要比一肚子有权的人简单许多。
朱自成不知道朱国罡心里在想什么,但看到朱国罡的笑容,他感到朱国罡是在笑他,他又涨红了脸,绕着脖子说:
“难道我说错话了吗?你笑什么?”
许褚见朱自成竟敢斥责朱国罡,便再一次动手,朱国枢见他的眼神制止了他,然后说:
“您既然知道本王是信王,那么您知道本王的官职是多少吗?”
朱自成听着朱国罡的话,摇摇头然后开口说:
\"我也不明白,除了老子皇帝,你是最大的。”
茱丽叶含笑点点头道:
“还不坏你说的很对,你知道这举人是什么官职吗?”
朱自成听到朱国罡的话,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清楚。
看着他朱国罡又说:
“举人只是朝廷给通过了科举乡试的人,一种功名,具体在朝廷授官之前,还不算官!”
\"本王这样说,你听得懂吗?”
朱自成现在是完全跟随朱国罡的节奏走,在朱国罡讲完后,他点点头,表示听明白。
看着她朱国罡又开口了:
“您说本王这个职位,除了皇帝最大的官职外,还要包庇一个不称职的举人吗?”
\"而且你说的艾诏,本王也不认识他,你又怎样包庇他?\"
虽然朱自成有些心不在焉,但至少他是能听得懂的,朱国罡这么一说,他就知道朱国罡不会去包庇举人。
但是朱自成并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说完朱国罡的话,还是涨着脸,扭着脖子说:
\"你不是要包庇艾诏,为什么要抓我?\"
听到朱自成的话,朱国罡微微一笑:
\"你真是有点胡闹,本王抓你是为保护你!\"
\"您所说的艾诏,如果他有罪,本王是不会包庇他的。”
“可是刚出城的陕西官吏,有没有包庇他的本王可不清楚!”
“假如本王刚不把你带走,你怎么死的也不知道。”
这句话,朱国罡有些不以为然,他在城门听了朱自成的介绍后,想要杀朱自成,不过是因为他在城门听到了朱自成的话,就想杀朱自成。
但如今朱国罡这番解释,倒也不无道理,所以朱自成听了朱自成的话,基本相信了朱国罡的话,他的眼神不再冷淡,而是基本相信了朱自成。
接着朱自成又开口了:\"你真的不想隐瞒艾诏吗?”
朱国罡闻言含笑摇头,朱自成见状再开口说:
\"你愿为我伸冤吗?\"
茱丽叶依旧不开口,微笑着点点头。
朱国罡听了点头,朱自成立即拜倒在地道里:
\"小姑娘刚才对王爷无礼,小的就叩头赔罪,求王爷把小的主宰给小的冤屈!”
这让朱国罡非常满意,心情也很好,看着跪在脚下的朱自成,开口问道:
“你既然信本王,那就把你的冤屈和本王告上!你要是真有冤,本王一定替你做主!”
茱丽叶存心有整顿朱自成的心思,所以他没有让朱自成起来,而是直接问朱自成,到底是什么事要伸张正义。
朱自成听了朱国罡的话,把自己的事讲得一清二楚,原来朱自成的父亲朱守忠,本来是米脂县的家臣。
由于朱自成母亲长得漂亮,被同乡的举人艾诏看中,艾诏便与王东合谋,把朱自成的母亲斩杀,并将其斩首。
朱自成为父报仇,去县衙告状,却反被说成诬陷,被打了二十大板,被赶出了县衙,朱自成心中不服气,就在府衙里告状。
于是府衙里,不仅不听朱自成的话,还打了他一巴掌,这次朱自成听说朱国成来了,又听说朱国成来了,朱自成就是个好官,朱自成就是个好官。
茱丽叶听到朱自成将话说完,拍案而起怒气冲冲地说:
“胆大包天的县令和举人,他们眼里还没有王法!”
茱莉亚之所以如此愤怒,是因为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即陕西民变,从贪官官逼民民不聊生。
这些贪官污吏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
朱自成突然发火,把朱自成吓得目瞪口呆,再也不敢直视朱国罡,朱国罡深吸一口气后,调整了一下心绪,说道:
\"朱鸿基,本王问你,你说那人艾诏同谋县令害死你
第220章伸张正义的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