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这些,朱国罡只好这样,此刻朱国罡只能希望,高顺这四星武将,不要让他失望。
否则朱国罡只能随军出城作战,为一线希望而战,朱国罡是不管怎样,也不能看着城外百姓受苦,这是他的底线。
茱丽叶有这种想法,除了他的家国情怀,还有长远的考虑,因为如果延绥闭城不战,势必会让朝廷在百姓心中失望。
这么说,他这次陕西征兵的难度,就会更大,为大局为民,朱国罡是不得不战。
就在朱国罡让许褚去召回高顺的那天晚上,高顺变得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延绥。
看到高顺,朱国罡连忙开口说:
\"高将军,本王召你回来,是有要事跟你说!\"
”与此相比,您还可以看到蒙古骑兵横行周边,本王要你们组建重甲步兵,不知您训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成型?\"
\"还有什么东西要用!\"
由于了解高顺的技术,朱国罡根本没去问高顺,能不能完成任务,直接问高顺需要什么时间,需要什么装备。
高顺听着朱国罡的话,低声说道:
\"殿下,这支重甲步兵,末将的确有点心得,不知殿下殿下还能给末将多久?\"
茱丽叶听着高顺的话,低声低语,然后伸出一个手指。
高顺见他,用正色抱拳:
\"只要一年,就是这个时间,没有问题,最后就可以开始训练了!\"
听到高顺的话,朱国罡直摇头道:
\"高将军您误会了,本王说是!”
茱丽叶的话还没说完,高顺便面带难色的接口说:
\"这个月时间太紧了,最后是不会有把握的!\"
茱丽叶听了朱国罡的话,又摇了摇头,面色严肃地说:
\"不本王不能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本王最多可以给你十天!\"
“本王要这一重甲步兵,不是为了后面,而是要现在击退鞑子军!”
\"一个月的时间,本王既能给你,那些残暴的鞑靼人,以及周围可怜的百姓,也不能给你!\"
茱丽叶说着,微微叹了口气:
\"你只是说你能完成吗?\"
“希望都在你身上,高将军的延绥城和周围的百姓,可以看看你们的重甲步兵!”
高顺听着朱国罡的话,顿时感到压力重重,前额渗出了喊声,最后又想了想,咬牙切齿地说:
\"最后将尽全力!\"
听到高顺的话,朱国罡正以正色说:
\"不要努力,而是必须!\"
\"同时,本王将全力支持您,希望您不要让本王失望!\"
高顺听着朱国罡这样说,也不敢多说,立即抱拳道:
\"末将领命!\"
高顺说完,停了一会儿,然后开口说:
\"陛下、末将需要全覆盖重甲、高两丈、厚五寸大盾、两丈长矛!\"
\"噢是啊,殿下要训练几个重装甲步兵?”
刚高顺想到,朱国罡给他的这个任务很难,忘了朱国罡要训练的人数,他现在提起军械装备,才想起来问朱国罡。
听着高顺的话,朱国罡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可能有2000人左右!”
朱国罡说二千,是以延绥目前的兵力为依据,毕竟现在延绥只有五千人,而他需要部分兵马来吸引蒙古骑兵的火力。
于是又想了想,说出二千个数字,否则按朱国罡的想法,最好是延绥这五千马,训练成一个阵营才好。
高顺听着朱国罡所报的数字,沉默了半晌,然后说:
“殿下、末将需要全覆盖重甲两千套,高二丈,厚五寸大盾,两丈长矛各一千!”
\"不知道殿下能不能准备好呢!\"
在听了高顺的话之后,朱国罡没有回答高顺,而是叫人叫来了延绥总兵杜文焕。
杜文焕来朱国罡也不胡说,直接开口说:
\"杜总兵,本王先告诉你,要组织一支骑兵去破敌,现在需要的是全甲两千套,高两丈,厚五寸的大盾,两丈长矛各一千斤,不知延绥可能准备好了?
杜文焕听着朱国罡的话,脸就红了:
”殿下,这全覆盖重甲城没有了,不过将军铠甲到有2000以上,防御效果应该比全覆盖的重甲差。\"
“二丈长矛还好,也可找工匠拔枪。”
“这个高两丈,厚五寸的大盾牌,一时恐怕还真不好准备!”
\"也请殿下见谅吧!\"
听了杜文焕的话,朱国罡知道杜文焕说的是什么,毕竟高顺要的这三件武器,都属于特种军械,不是明军常备军械。
但幸好杜文焕这次能给解决两个问题,现在差两丈、厚五寸的大盾了。
茱丽叶知道护盾防御,是陷阵的关键所在,没有护盾防御的陷阵,他不能算入阵营。
这时,一位士卒冒冒失失地闯进了屋子,向
第214章 边境军情,势如破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