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4章 众志成城,士气高涨![2/2页]

穿越之我是崇祯 根本不是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其实朱国罡不信!
      茱丽叶认为朱自成霸占陈圆圆的事情只是一个引子,其基本情形是,满清占领了整个辽东。
      吴三桂与祖辈都在辽东,故土难离才是他们最后叛变的主要原因,所以朱国罡对于祖大寿和吴三桂的投降,其实是不太清楚的。
      此外吴三桂投降之时,崇祯已吊死在景山公园,朱自成已住北京,大明则逃离北方。
      由吴三桂独守山海关,只给他两个选择,不投降朱自成,或者投降满清。
      与此同时,史书上记载,吴三桂的战斗异常勇猛,朱国祥其实一次穿越,就有了收服的意思。
      知道吴三桂投降后,朱国罡成了天子第一大汉奸,其构成因素很多,其后来随着多尔衮追杀,南明朝廷,也多为人不耻。
      可以这样做,归根结底是有很多因素构成的,朱国罡相信,如果辽东不是寸土不剩,这些辽东土生土长的将军,没有几个人愿意投降后做奴才的!
      当朱国罡让祖大寿退位时,就暗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辽东籍将军们,不再对朝廷失望,不再让他们失去祖辈居住的家园。
      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朱国罡知道自己任重而道远,现在要使这些辽东籍将军,重拾信心,必须打几场漂亮的胜仗。
      在祖大寿退位之后,朱国罡也失去了再训斥众将的心情,这是朱国罡的心意。
      茱丽叶收拾好心情,正准备下一次军事部署时,秦琼站出来道:“陛下,末将会有事要报!\"
      秦琼突然站出来,让朱国罡微微一愣,同时也打断了他的思考。
      茱丽叶的思路被秦琼打断,他只能先开口问:\"秦将军,请你说出这一切!\"
      秦琼听了朱国罡,躬身一礼,然后开口说:
      ”殿下,先前让末将封查军械粮,后将发现中军游击孙得功所部,粮食的军械消耗量多与实际不符,末将不敢隐瞒特向殿下禀报。\"
      听到秦琼的话,朱国罡心里暗暗道:
      \"孙得功?TNND,书上说这次广宁战役,为么毁了王化贞,听从了孙得功的计策!”
      \"听说孙得功早就向后金投降了!\"
      于是给王化贞出了坏主意,造成广宁城空虚,其便向努尔哈赤献城投降!”
      不知道这篇记载的真伪有多少,毕竟明末的许多史料多有不准。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小子的确投降了,并且仍然没有投降什么抵抗。
      孙得功与辽东投降的众将不同,辽东众将或因无奈,或因兵败,皆有其原因,最终投降。
      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因素的存在而形成的偶然。
      可以这个孙得功不一样,这小子天生是做汉奸的料,根本就是有计划地投降,为了投降。
      正是由于朱国罡知道孙得功这一人的品行,所以秦琼说完孙得功所部时,军械与粮饷有出入。
      茱丽叶马上就怒气冲冲地说:\"孙得功,哪里去了?\"
      随著朱国罡的怒饮,众将之中,有一白面之人出现,此人看起来柔弱无比,不怎么像武将。
      这个男人站了出来,浑身颤抖,前额见汗,向朱国罡躬身施礼:\"末将孙得功,见信王殿下吧!\"
      茱丽叶坐帅位,眼睁睁地看着她眼前的人,竟如此不堪地站在自己面前,浑身颤抖,不禁心中暗道:
      \"怪不得历史上王化贞相信这个人,使广宁大败!\"
      “这人今日在自己面前,如此不堪,可见其胸无大志!”
      \"它会一气呵成,就不足为怪了!\"
      茱莉亚如此想,对这位孙得功更是不屑一顾,当即喝下问道:\"孙得功,秦将军说,你们所部粮饷军械消耗的数量不对,你怎么解释呢?\"
      孙得功听着朱国罡严厉的语调,当即跪在地上,伸手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
      \"这个末将也不知道啊,这个数目怎么会对呢?”
      茱丽叶听了孙得功的话,当即怒火中烧,一拍桌子,就蹭一顿站起来,然后怒道:
      \"孙得功,你所不食草,军械消耗量不对,你是个老大,居然一无所获?\"
      \"如果你不是饭桶,那就是你贪污粮食和武器,这不是一桶饭,更不用去贪污国家钱财的人!”
      朱国罡说着冷冷的扫视众将一遍,众将尽皆垂下头,随后朱国罡喝道:\"来把孙得功,拉出来,砍头示众,以儆效尤!\"
      茱丽叶的话一说完,孙得功立即瘫软在上,随着朱国功的命令下达,朱国功便把孙得功带到了地上。
      刚因吓破了胆,一时失言的孙得功,看到了这两个士卒,强烈的求生欲让他转过神来,连忙开口说:\"王爷饶命呀,皇爷末将会知道错误的!\"
      孙得功喊朱国罡数声,朱国罡也不动,此时孙得功已被两名士卒拖到门口。

第174章 众志成城,士气高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