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丽叶看到郭子轩也有反应,就含笑点了点头道:
\"您说得对,辽西的确还在,还没有沦落!\"
听到朱国罡的话,郭子轩彻底哑火,不知说什么才好。
茱丽叶看到郭子轩没有说话,便直接开口说:
“那此事到此,本王就不再多说了,愿平南侯,山海关守卫!”
\"诸位将军下去,三日后我们赶到辽西!\"
\"把账单给别人!\"茱丽叶说着摆摆手让众将散去。
就这样给郭子轩挖了一个坑,以郭子轩不信任他,让郭子轩留山海关,也是朱国轩迫不得已而为之。
其实,回到山海关之前,朱国罡就想到了让郭子轩留守山海关,朱国罡的理由是,郭子轩成事不足败事。
而郭子轩还没有特别服从管理,可朱国罡自己也知道,如果直接下令让郭子轩留守山海关,郭子轩肯定不会同意。
茱莉亚不顾郭老头的情分,也不愿真正和郭子轩撕破脸。
所以朱国罡这次就想出这样一个办法,让郭子轩自己跳出,质疑他,让他好有理由把郭子轩留在山海关。
在听到朱国罡这样的决定后,郭子轩虽然心里很不服气,但确实是他先于朱国罡,这让他无法反驳朱国罡的这个决定。
所以郭子轩只能很不满地哼了一声,然后就离开了会场。
处理过山海关的留守,朱国罡就上书朝廷,保举郭子轩为山海关总兵,这也是朱国罡,完成了郭子轩的任务。
说白了,朱国罡其实并不痛恨郭子轩,反而觉得郭子轩活得很真,一点都不虚伪,不过朱子轩也说不出话来,就是不喜欢郭子轩。
因为没有一个统帅,愿意在大决战前留下一个不安分的部下出现,这就很有可能导致一场战败。
在山海关驻守郭子轩时,朱国罡一直有这样的念头。
三天后,在山海关以外的地方,朱国罡率领关羽、秦琼等人率领千人骑兵,前往辽西。
数日行军后,朱国罡等人便来到,大明辽西军事重镇广宁城下,巡抚王化贞等人到了,他就在那里等候。
这位巡抚王化贞给朱国罡的感觉,还是一个比较会说话的人,整个交接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
这样的情况使朱国罡不由得高看了这个王化贞几眼,以为这位巡抚,是个懂大局的人,对他也非常礼敬。
但实际上,这一切不过是朱国罡的一厢情愿,王化贞如此老实地交出了广宁军防,
正是因为王化贞早在到达广宁之前,王化贞就收到了魏忠贤的密信,信中告诉王化贞这个信王不能强攻。
这个让给了王化贞,表面上很听话,可朱国罡却没有发觉王化贞的伪装,这也让朱化贞有惊无险。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当日朱国罡进入广宁城后,便问王化贞辽西的情况:
“王巡抚,你比本王来辽西多了,不知道最近辽西,会发生什么大事?”
\"王巡抚,有没有发现一支不到三万人的后金兵?\"
茱丽叶之所以这样问王化贞,是因为他在思索皇太极的残兵败将,到了何地、回了辽东,还是在辽西徘徊。
听着朱国罡的质问,王化贞沉思了半晌之后,王化贞说:
启禀王爷,自微臣接管辽西军政以后,没有发现后金兵马!
\"微臣,也曾查过军情记录,里面也没有后金兵马进入辽西的记载!”
听到王化贞的话,朱国罡心里暗暗道:“这样看起来,这后金的军队是如何到达山海关的?”
现在这些兵马在哪儿呢?”
\"难道说,对方会隐形吗?\"
茱丽叶这样想着,皱着眉头微微地摇头,觉得这主意太荒谬了。
不一会儿,朱国罡先放下心中的疑惑,开口问王化贞道:
在广宁城附近的王巡抚,还有多少兵马呢?
王化贞听完朱国罡的话,连忙答道:
“启禀殿下,大概有十四万人,马八万左右!”
在听到这么多兵马后,朱国罡心里有些激动,他还从来没有指挥过这么多兵马,他马上就开口说:
“这几匹马现在在哪里,王巡抚?本王要检阅了!\"
茱莉亚的话,满是急不可耐的情绪,这让王化贞不由得暗自发牢骚:\"魏公公估计的也太高了!一到辽西,什么也不懂游行!”
“这不是典型的,好大喜功的丫头吗?至于说什么不可强攻,只能智取!”
“我要知道,他是个丫头只是不该把广宁交给他!”
王化贞心里腹中伤,脸上还是挂着诚挚的微笑道:
\"王爷,你还不知道呀!这几匹兵马,现在都分布在广宁城周围,作布防!”
“王爷,你要阅兵式,恐怕要让防区出差错!”
“看来这样不行,广宁城里还有两万兵马呢,皇爷不如在广宁城看看兵马怎么样?”
听了王化贞的话,朱国罡微微皱着眉头,脸上有些不高兴地说:
“王巡抚本王是奉皇上旨意,接管辽西!”
“本王现
第172章 旌旗招展,兵马如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