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殿下真的觉得程府有问题,下官愿意为殿下效命,让提刑按察司出人,替殿下搜查程府,这样殿下就不会让特权机构破坏地方司法,同时又符合朝廷的制度,殿下又是什么意思呢?”
假如其他同学,也许对高远这样一种妙趣横生的做法,一定会欣然同意,但朱国罡可不是别人,朱国罡太明白高远的用意了。
说了这么多,朱国罡心里暗道:“还能装下去吗?老子要是让你搜,跟不搜有什么分别?看看你刚才的态度,老子就不信你会真心帮老子,心里憋着一股气呢!”
朱国罡想着这里,喝着酒,望着高远脸上不经意露出的一抹微笑,俨然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朱国罡忽然想明白了,这个高远打了什么注意,即刻心里便暗地里说:“让你查一查,你给老子走一步,再告诉老子什么也没查到,然后老子这头,还是头上平白无故带了一顶帽子!”
一想到这里,朱国罡冷冷的瞪了高远一眼,心里又想道:“等一下,你什么都没搜出来,这妨碍了地方司法,扣不到老子头上,但一定是无理取闹,扣在老子头上恐怕是跑不了了!”
“这么老子还怎么能在浙江待下去,就算老子死了皮赖脸的人也不会走,到时候你们两个都联名,给老子大哥上奏本,老子也一样得被灰溜溜的召回朝廷复命,以后这个浙江乡试舞弊的事情,你还真是个好汉,一手好算盘,啊这么不去当官,还当官,真是可惜呀!”
朱国罡心里这样想着,明白这事得从长计议了,他知道今天是要搜查程府,恐怕要吃亏了,但朱国罡并没有放弃,他心里暗想:“既然这帮人都在阻拦自己,恐怕这程府是真有问题,但眼下要明明白白搜查,不管怎么搜,恐怕也很难,这个情况下,只能耍点小聪明,不能明了,就想通过暗中搜查,等把程三金抓到以后,证明今年浙江的乡试确实有舞弊,那个时候,又有谁管自己,用什么手段呢?”
尽管这样做可能会被人诟病,但朱国罡却毫不在意,他不怕查清案情受到责备,只怕是什么都没查到,反而惹来一身骚,这种情况是朱国罡根本无法接受的。
只要把浙江这个科考案查清楚,不受系统性的惩罚,也能为大明摘掉几个毒瘤,这样就不错了,至于什么名声不出名,那时对朱国罡来说并不重要。
此外,人们只会看到赢家,谁会注意到你是如何获胜的?
朱国罡心里想着这些,便打了个招呼,先把这些浙江的官员给迷惑了,让他们对自己放松警惕,有了这样的决定,朱国罡便开口道:“高按察使,刚才说的很有道理,是本王疏忽了,所以我看不必搜查程府,让人夜以继日地监视进出的人,这便是,如果程三金发现后,立即带来见本王!”
朱国罡的话刚说完,高远便急忙开口道:“王爷英明,我提刑按察司,就是为了监视程府,你叫王爷恩准!”
朱国罡闻言并没有拒绝,而是点点头,然后说:“这样便有劳高按察使,本王今日有些疲倦,就在这里议议吧!咱们改天再谈吧!”
讲到朱国罡还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呵欠,接着又说:“这王要回去行辕补一觉,今天真是有点早啊!”
朱国罡说完,就站起来离开了布政使衙门,朱国罡真的困住了吗?这件事,当然不是,只是他知道的,再在这件事上,布政使司衙门如此耗尽,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这样只会浪费时间没有意义,他说自己困了一时麻痹了浙江的官员,对他不加防范,二是借此机会辞退。
朱国罡回到自己的行辕后,又把秦桧带到了行辕的书房里,韦小宝被朱国罡送出发展情报处,朱国罡身边没有人侍候,因此这几天朱国罡便将秦桧带到了一个地方,好在浙江的众官吏,并没有注意一直跟着朱国辕,后面这个随从,竟然是二十四个告状的学生之一。
即使有人发现了端倪,也不会相信,朱国罡会把二十四位告状的学生,其中一个叫秦桧,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带到身边,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大隐隐于世吧!
进入书房后,朱国罡吩咐秦桧关上门,便开口说:“秦顺,今天的事你都看出来了,你怎么会这样呢?”
秦桧一听朱国罡问,马上就连忙开口道:“学生们以为,这些浙江的官吏,都是在结伙作对!”秦桧想说欺负,却觉得这个字不好听,于是暂时改了一个字!
朱国罡闻言,脸上有点愁容,似乎根本不在乎今天布政使司反生这些事,刚才黑黑的那张脸,此刻露出了一丝微笑:
第116章 放松警惕,查明真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