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0章 东宫之中,领旨谢恩![1/2页]

穿越之我是崇祯 根本不是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郭老相爷离开之后,众臣便成群结队地朱由校到了东宫,再也没有人来管在原地愣神的朱选侍,因为不管她以后的结局如何,她都不会成为这个历史舞台上的人物,谁也不会关心即将退出舞台的人的感受。
      抵达东宫后,众臣便纷纷告退,就在朱国罡也要退的时候,处理朱选侍的事,却被朱由校紧紧握住,说什么也不让他走,朱国罡知道自己大哥,近来受了不少委屈,想也没有坚持走,只是心里暗暗道:“朱选侍便宜你,再多活几天!”
      连日来,朱由校强行将朱国罡留在东宫,直到登基大典前夕,朱国罡才以“再住一次有违君臣之礼”为由,强行离开。
      刚刚离开东宫,朱国罡这几天一直眼红,与朱由校关系密切的魏忠贤,便对朱由校说:“陛下,这五皇子殿下与陛下亲密无间,这次陛下能顺利登上宝座,五皇子殿下也是功不可没,不知道陛下登上宝座后,该如何奖励五皇子?”
      朱由校听着魏忠贤的话,愣了一下,然后说道:“忠贤,你这是在提醒朕,不过,朕还真没想到,不知你有什么好主意?”
      魏忠贤一听朱由校问他的意见,立即说道:“陛下,依奴才看,这皇子都是要封王的,五皇子殿下今年已经十二了,按理说早该封王的,只是帝走早了,还没来得及这样做,陛下就可以替先帝,把这件事办好,这也算是奖励五皇子了!”
      朱由校听着魏忠贤的话,先是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说:“好吧,不过皇弟一旦封王,就要移走皇宫,朕还想留皇弟在宫里多住些时候,就把他带回去吧!”
      听着朱由校的话,魏忠贤再一次劝他说:“陛下,这五皇子,即使是封王,也可以特旨不让他去就番,这样五皇子还在京城,陛下什么时候想见五皇子殿下,下一次圣旨让五皇子殿下,进宫就可以了!”
      Julie听完魏忠贤的话,点了点头说道:“嗯,你说得很有道理,就这样吧!”
      魏忠贤之所以如此极力劝说朱由校封朱国罡为王,并不是为了说明他与朱国罡的关系有多好,相反他还比较讨厌朱国罡与朱由校要好的关系。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现在要挑拨朱国罡与朱由校的关系,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他想出一个办法把朱国罡封王的以退为进的办法,把朱国罡支出宫,这样他就可以独宠朱由校。
      时过境迁,到了泰昌元年十月初五,这一天就成了大明的天下,大家都很关心,因为大明的新君,天启皇帝朱由校,在这一天,在于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
      大礼如期举行,再也没有出过什麽事端了,在经过一段又一段繁复的宫廷礼仪之后,三呼万岁后,高座在龙椅上的天启皇帝朱由校,转过头向身边的魏忠贤点点头:“奉旨吧!”
      魏忠贤闻言,便打开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三岁弱冠之龄,承继先帝的祖业,深感责任重大,恐上不能安社稷,下不能使万民归心!”
      “幸有天赐庇佑,存先皇之遗德,朝中有贤臣,朕心安,今日继皇帝位,天下大治,天下大治,这真可恶!”
      念完圣旨,群臣又喊了三声万岁,朱由校又看了一遍魏忠贤道:“继续宣旨!”
      魏忠贤闻言,又从圣旨里取出一句话来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弟由检,天资聪颖,仁慈仁慈,朕得之,朕得之,皇弟亦在先皇崩后,不辞辛劳,敢行几事,救朕于危难,朕感念其德,即日起册封为信王,恩赐留居京中,钦此!”
      当念完圣旨后,素来看不惯朱国罡不顺眼的东林势力,纷纷上前与赵南星搭话,但赵南星一眼制止,赵南星在东林极有地位,这些人当然不敢违逆,于是纷纷停止行动。
      但赵南星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与朱国罡因乾清宫的事冰释前嫌,而是因为赵南星心里明白,这皇子封王本就是惯例,即使他们这些人能阻拦一时,也挡不住一世。
      而且此时此刻封王,便平了朱国罡的拥立之功,如果被这些人阻拦,不说会惹恼皇帝,就连皇帝心里都会引起强烈的反弹,导致阻挠失败,就算是退一步来说,皇帝为了奖赏朱国罡的拥立之功,在朝堂上给朱国罡一个实权官,那心里就更无能为力了!
      他心里想着这样不会让东林人有任何意义,自然不会让东林人提出任何意义,由于没有人反对,朱国罡封王的这件事就这样一锤定音了,没有掀起什么波澜。第90章 东宫之中,领旨谢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