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有很高的地位。
即使是后来的权柄在握,无法无天的魏忠贤,在他们有生之年,也不敢对东林党下手,而是在他们死后,才对东林党进行清洗。
朱常洛自然也知道这两个人是真的杀不了,不过朱常洛也不打算就这样放过他们,朱常洛冷哼一声道:“孔圣人在《论语》里说过:“君子自傲,不争,不党,这圣贤遗训里说过,君子不党,你们等着忘记吧!”
”你竟还有脸在我面前吹嘘喧哗,真是恬不知耻,罔为读书之人!我知道你们东林党在朝野中有很大的影响!我知道你们可以影响天下士子的心,我不会上你们的当,我不会杀你们!”
所谓“君子不党”,朱常洛此言一出,便是与东林党撕破脸皮,破了最后一层窗纸,赵南星和邹元标听了,顿时面色发白。
他们虽然还记得,太祖杀“胡惟庸党”时的狠辣与果决,那是为大明立下的赫赫功勋,而且身居高位,乃是宰相之职,尚且因党争,被剥皮塞草,他们二人可不像胡惟庸那样功勋卓著。
此刻被朱常洛点破了他们的党羽,他们怎能不害怕?
两个人不是胡惟庸,朱常洛也不是朱元璋,也没有为他们痛下杀手,不过接下来朱常洛的话,却让他们有了生不如死的感觉。
在朱常洛说过要杀邹元标和赵南星之后,朱常洛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听说最近澎湖岛上的番商都很不诚实,时不时就有不法劫掠的事情发生!”
“你们二人既然这样刚正不阿,朕要派你们二人代朕去镇守澎湖岛,让这些番商给朕老实一点,不知你们二人意下如何?”
朱国罡躲在屏风后面,听着自己老爹的话几乎没有笑出来,因为朱国罡记得清楚的史书记载,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荷将韦麻郎率两艘军舰偷袭澎湖,欲伐之以久。
明军统帅沈有容率兵迎击荷方理屈,十一月即退出澎湖。此时此刻,大明和荷兰之间的这座澎湖列岛虽已几经易手,此刻仍属于大明的领土。
但在天启二年(1622年)五月,荷兰舰队再次占领澎湖。尽管后仍被大明福建水师逐出,但只要那里发生了战争,这两个人到了那里肯定会死啊!朱国罡不由得暗道:“老爹这一手借刀杀人,真是妙极了!
他们都是内阁大臣,自然能看到往来的军报,心里知道此刻的澎湖列岛是虎狼之地,若不是不知道退让,恐怕两人真的会派人到这虎狼之地来!
可眼下这话已说完,想要反悔,也没有任何机会,就在两人对视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的神色,他们看向了刚刚还和他们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平南侯郭子轩。
不过郭子轩此刻正如老僧入定一般,全然置之不理。
二人相视苦笑,暗自叹息。
正当赵南星和邹元标两人心灰意冷,以为这次难逃一劫时,一个让他们俩意外的人出来为他们求情,这个人正是刚刚和他们意见相左的内阁首辅从哲。
内阁首辅方从哲站了出来,对朱常洛开诚布公道:“这赵大人和邹大人,都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虽然刚才的言辞有些过激,但出发点都是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还请陛下平息怒气不要怪罪。
至于陛下刚才所说的党争,臣居内阁首辅之位十余年,未听闻此事,勿信小人之语,误人子弟,臣请陛下三思!
躲藏在屏风后面的朱国罡闻言,心中暗暗不解道:“这方从哲今天真是怪事啊!先为自己说话,后来又为邹元标和赵南星二人求情,这对从哲这人究竟立场何在?”
但最终朱国罡大概明白了些,暗道:“这或许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没什麽主观臆断,完全是为利益着想,替自己说话是为了利益,为邹元标和赵南星二人求情,应该也是为了利益,能做首辅,这个方从哲果然有些门道,不简单啊!”
朱常洛并不知道朱国罡躲在屏风后的悲叹,他见着大局已定,心情大好,自己心里也不真想把邹元标、赵南星二人送到澎湖列岛去,因为如果真的这样做!
不知道这件事会起什么风波。这两个人在士林中的影响,毕竟还是有点大。
刚刚朱常洛之所以这样说,无非是想要对二人说些什么,告诉他们不要太过猖狂,如今看着二人吓得脸都白了,朱常洛也不想再跟二人计较了!
于是他就顺着方从哲的话说:“既然方首辅为你们求情,这回朕就放过你们二人一次,胆子大些,下次朕一定让你们二人去澎湖岛晒晒太阳!哼哼!”
第47章 谆谆教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