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2章 成就皇帝“孝顺”之名[2/2页]

下堂王爷求复合,心机陛下来截胡 烟泷寒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哎,都是被那些不懂分寸的官员给逼的啊!
      就在这时,慕琛站出来道:“启奏圣上,今早大理寺衙卫来报,称芳楠已在狱中畏罪自尽。”
      慕元夜顿时哈欠也不打了,蹙眉:“镇北王昨日不是向朕保证,在最终判决下来之前,会看守好芳楠的么?”
      “此事,是臣弟失职。”慕琛语气平静,“求圣上降罪。”
      他没有一丝辩解,反倒让慕元夜不好责罚。
      “罢了,人若一心求死,旁人也拦不住,何况犯人关押在大理寺,镇北王也的确鞭长莫及。既然芳楠畏罪自尽,之后该如何处置,就交由太后裁决。”
      太后才是苦主,将后续事务交给太后处理,表明了皇帝对太后的尊重。
      “臣弟多谢圣上开恩。”慕琛跪拜行了大礼,方才回到队列之中。
      慕元夜冷声下旨:“传令下去,鉴于宫中出现了敌国细作,即日起,全城戒严,展开排查细作的行动。”
      一众朝臣纷纷跪下:“臣等遵旨!”
      京城掀起了追查细作的热潮,一时间,城中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尤其是从北夷、南邦两国来的人,包括商人、舞姬等等,都遭到了严格的调查,凡是不能给出正当背景、证明的,都会被视为细作,驱赶出京城。
      甚至就连和这两国之人往来密切的,都要接受盘问,若是有可疑之处,也要被视作敌国细作而进行深层的审查。
      如此一来,举国上下都知道了,太后这次病重是被敌国细作下了毒,以致引发龙颜震怒,不惜举全国之力歼灭所有细作。
      一时间,民间都在赞扬皇帝有颗孝顺的心。
      这些风声传到慈寿宫中,却是令当事人呕血死了。
      芳楠已经被她派人灭口,而此事也是得到了儿子慕琛的默许——她用的理由是看在多年情分上,不希望让芳楠受太多苦。
      可没想到,皇帝竟然借机搞什么查细作的大动作!
      而今就算她这个苦主跳出来说,这事儿是皇帝搞的鬼,也不会有任何人相信了。
      反而还让皇帝博得了一个“孝顺”的名声,实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唯一还算幸运的,便是纵然芳楠下毒,宫中也无人议论这是她在背后指使的。
      ——也是,毕竟大家都是正常人,谁能想到太后那么变·态,为了陷害自己的“儿子”,居然会主动服毒?
      无论如何,此事过后,太后身边少了一个得力心腹。
      虽然痛心,但转念一想,芳楠知道了她太多见不得人的秘密,如今死了也好,以后世上就没人有她的把柄了。
      于是太后也慢慢从害死芳楠的自责和心痛里走了出来。
      如今她要考虑的是该如何杜绝后患……
      芳楠虽然已经死了,但她的亲族还在,特别是芳楠的那个孩子……
      谁也不敢保证,芳楠没有将自己的事情对家人透露。
      既然如此,不如斩草除根。
      是故,这日慕琛上完早朝,照例来探望太后时,就听太后痛心疾首地表示:如今自己好好送了芳楠一程,也算是了了这段主仆情分,可芳楠身为大夏人士,却通敌卖国,如此行为实在罪不可恕!
      慕琛感觉跟不上太后的思路:“母后,芳楠已死,再说这些又有何意义?”
      “芳楠既然通敌,她的家人、亲族也必定脱不了干系。”太后神色悲痛,眼神却十分冷冽,“哀家身为太后,不能以权谋私,偏袒心腹,否则天下百姓知道哀家宽容细作之亲眷,岂不人人效仿?”
      慕琛似乎明白了太后的意思,“母后是要将芳楠的亲族一律处死?”
      太后闭了闭眼,仿佛很是痛心疾首,过了片刻才狠下心肠般:“凡芳楠近亲,一律赐白绫和毒酒,其余族人按照远近,分别施以割舌、断手之刑,且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京。”
      “哀家要以此告诫世人,切不可卖国求荣,沦为敌国细作!”
      慕琛眉心拧成一团,“母后,儿子已经查明,芳楠有个刚满弱冠的私生子,且此子昨年刚刚成婚,上个月才诞下一个女儿……”
      “襁褓小儿尚不懂事,可饶她一命……”太后扶着胸口似乎很难受,“这样吧,将她送进宫中,哀家找人抚养,对外则声称此女跟随族人一起流放了。”
      慕琛顿时不知该说什么,处死她的家人后,再把她接到宫中抚养?
      母后就不怕这小女孩长大后,会心生怨恨?
      心里隐约觉得这样不妥,可慕琛忽然想到皇兄对那几位官员也判了流放之刑。
      和芳楠这种通敌卖国的行为比起来,那几个大臣只是挑战了君威都有如此下场,这一对比,母后的处罚似乎都显得仁慈了。
      于是,对于太后对芳楠家人的处罚,慕琛便心安理得地接受了。

第152章 成就皇帝“孝顺”之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