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千七百章 华语乐坛衰败的开始[2/2页]

重生之时代先锋 执笔乱红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歌曲,需要去专业的录音棚去录歌,还要找专业的音乐公司用人家的发行渠道去发行。
     这种发行方式虽然会让发行的歌曲质量很高,毕竟这种发行方式成本很高,没商人会做赔本的买卖脑抽的弄一首垃圾歌曲发行。
     但因为发行渠道的限制,无法做到普及,这就导致一些有音乐天赋,但没机会去音乐学院进修,也没有被音乐公司发现的人才就这么被埋没了。
     网络歌曲平台兴起之后,发行歌曲的成本大大降低,并且你想要发行自己创作的歌曲根本不用找什么专业的录音棚,也不用什么音乐公司。
     只要会一些乐器,自己大致配一下乐,然后唱出来找手机录制好往音乐平台上一上传就能搞定。颇有一种全民都是歌手和创作人的既视感。
     这样的情况虽然导致歌曲很多都是良莠不齐的残次品,但因为参与的人太多颇有一种音乐大兴的既视感。
     当然这里面也的确有人才,不少网络歌手凭借一首歌爆火全国。甚至大浪淘沙之后还能余下不少真正的天才音乐人,比如说庞龙、刀郎、YY音乐三杰等等。
     但这些金子也只能为华语音乐续命几年而已,也就是杨东旭率先更换正确赛道,国内音乐市场又多繁荣的这几年。
     当这些金子被筛选出来之后,剩下的也就是看似全民参与的热闹,实际上却是表面繁花似锦的外强中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筛选出来的这些金子,远远无法弥补那些淡出音乐圈的歌手和创作人留下来的空白。甚至有一部分有也跟上不上现在听歌的人日益不断改变的歌曲需求。
     总之就是市场在改变,以前是卖方市场,音乐公司发行什么歌曲大家就听什么歌曲,毕竟那些歌曲为了赚钱质量都还行。
     现在这是买方市场,听歌的人不再是你发什么我就听什么,我只找我喜欢听的。没喜欢的听的,我可以去看电影、可以去玩游戏、实在不行我还能去到贴吧灌水。
     现代人的娱乐方式太多了,而能创作出抓住听众耳朵歌曲的创作人和歌手又太少,这可不就音乐市场开始变得越来越萎靡嘛。
     而且这一萎就是好几年,直到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短视频+配乐,才让滑落谷底的华语乐坛再次势头上扬。
     但这种上扬直到杨东旭重生回来也没重回现在的巅峰时刻更别说超越了,甚至那个时候还有不少人再骂。
     “现在网上的音乐简直就是在给听众喂屎。”
     “不是八零九零听歌太挑剔,主要是之前吃的细糠太好,现在吃不了猪食。”
     “唯独音乐和电影没有辜负八零和九零后”等等言论。
     可见即便到了那个时候,借助爆火的短视频平台,音乐这个板块依然没从巅峰滑落的虚弱中缓过劲儿来。
     因此面对这种大趋势,其实杨东旭也没太好的办法。他能做的就是把目前通过网络音乐平台筛选出来的金子抓在海纳的手里,先维持住海纳音乐的金字招牌再说。
     至于友商的死活,华语音乐如何拯救。杨东旭只能说死道友不死贫道。
     拯救华语音乐的事儿,海纳音乐没倒已经是在救了。其他同行拉胯死翘翘,海纳音乐独木难支,一群猪队友不给力不说还拖后腿,我也没办法不是?
     (本章完)
    喜欢。
  

第两千七百章 华语乐坛衰败的开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