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酒是清酒,万寿山泉水调和宫中金锦白,封藏前又加入了灵露。
      饮之甘洌清爽,味道沁人心脾。
      “大抵仙界琼瑶佳酿也不过如此吧。”方云心中感慨,偷偷用舌头刮了刮玉莲盏。
      一股温暖却强大地力量从酒液中向他周身流转。
      方云只感觉饮过酒后,全身暖烘烘的,就像睡在自己柴房书桌的小被窝。
      严世蕃嘴唇微抿,好酒!
      若登阁为相,是否能日日饮此酒?
      朱厚?杏锲?潞停??粤接锛渚屠??丝忌?胱约旱木嗬搿
      皇帝依旧高高在上,只是比起想象中少了几分肃杀之气。
      方云的位置在金水桥南人群的后侧,他小心翼翼地往前方瞥了一眼。
      好奇这个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帝王,究竟是什么样的?
      他原本家境殷实,自己读书也努力,二十一岁就考上了秀才。
      天灾人祸难以预料,他的父兄外出经商被鞑子杀害,自己也急火攻心昏了过去。
      十几天后从病榻上起来,孤儿寡母,百亩的良田都被自家人“买”了去。
      若不是皇帝推行礼法语韵,自己又在参加乡试的时候好奇买到了官方推行的读本,当上了“推礼员”,只怕连自家的大屋都保不住。
      对于皇帝,他感激更胜于尊敬。
      方云,只是这场“大礼论”中获利的芸芸众生之一。
      未来的他,也将成为新礼的忠实拥趸。
      朱厚?形?诔〉目忌?那淖隽吮昙牵??钠?送蝗槐浠???涤辛似嬗觯??质强煽霸旎??耍
      金水桥外,君臣相得,华盖殿临时的阅卷场,一众阁臣也摇头晃脑。
      杨一清兴奋地说道,“此子颇有见地,见微知著,从新礼推行之中,看到了九州一体,万法同序。”他叹道:“国之疾,在政令不能切实推行,虽然言之有物以礼法推行为依据,可终究少了几分气度,可惜呀。”
      王琼摇摇头,“此人虽然限于自身见识,所思不能融会贯通,但更多的怕是触到禁区!”
      书页翻动的声音还在继续。
      众人对视一眼,都露出会心的笑容,王琼这话,他们都听懂了。
      这一次的殿试,考得可不光是学问。
      “从官制改革出发,谈论天宝推行,不错,此子独具慧眼。”费宏手腕旋转,随即在绘有表格的册子上批上了分数,写好评语就将册子和试卷转交给蒋冕。
      一份试卷三人评阅,采用表格评分,并且细致地提供了一份评卷标准。
      几位阁老虽是第一次见,但也很快地适应了这种新的阅卷机制,并且操作越发娴熟。
      张璁坐在上手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放下,第一次担任科举的主考官,倒是意外地轻松。
      他不经意地看向左侧被腾出来的桌案,上方用犀牛镇尺压着三张试卷,那才是真正头疼的东西!
      诸位阁老都是从科举场中拼杀出来的,又多年为官,眼光何等犀利。
      初筛之后,前十名的试卷就已经定下,只是有三份让他们惊艳的同时又有些为难。
      “经济为国之血也。”
      “百官为国之百脏。”
      “凡医治病望闻问切,国有疾,须知疾从何来。”
      轻咳了两声,王琼率先发言。
      “此子一针见血,国家运转经济是血液,缺了钱连平民百姓都会叫苦连天,更何况一国?难得的是他还提出了一部分解决的办法。”
      费宏接过他的话略微摇头,“开海禁!放在之前,连说一说都是要被拉去杖责的。”
      两人针锋相对,气氛也变得有些焦灼。
      “咚”——张璁茶盏落桌。
      “为国选材不拘一格,我们写好评语,最终定夺的是陛下。”他定好了调子,转身又谈论起另外一份考卷。
      “写出这份考卷的人,一定熟悉官场,语言老辣,目光犀利,难得的是句句切中要害。”
      他感慨道:“考成法尚未完全推行,科举中就有人提出类似的意见,我大明之幸也!”
      言罢,他就起身去翻阅评分的册子,对最后一份考卷并不发表意见。

第262章 武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