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但此时他却管不上这些,自己都快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
      别人骂也就骂了,即使在他的坟头踩上几脚又何妨?
      袁宗皋继而转身朝北长身一揖,众人也纷纷效仿,一时间整个国子监的氛围都变得十分庄重。
      所谓:“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仪式彰显的是人们共同的追求。
      袁宗皋将腰挺得板直,在一众不可思议的目光中,从容向前走去。
      此时,天空一片澄澈,国子监内的半圆形水池流水潺潺。
      周围一片肃静,只听得到袁宗皋的脚步声,还有一两下轻声地咳嗽。
      他来到集贤门前,深深地望了一眼门上的牌匾,神色变得坚定,有些枯瘦的双手搭在红色的大门上。
      明明只是一个七十岁的瘦小老头,这一瞬间却仿佛拥有了撬动天地力量。
      两侧的国子监司业和监承也同时用力一推。
      “咔”——紧闭着的朱红大门缓缓打开。
      袁宗皋缓缓转身,对着众人大笑道:“今日,吾为诸君启门。”
      他顿了顿,声音略带沙哑,额头上自然生出抬头纹,他高声道:“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
      说完他看向王阳明,“同去否?”王阳明含笑点头。
      随着两人红色官服飘飘,身后的众人也鱼贯而入。
      齐元排在队伍的中下方,他此时的心情也激动无比,亦如当初的入学礼。
      古代重礼,入学礼被视为人生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并列。
      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教育的重视,对于知识的尊重。
      他甚至感觉,比那个时候还要振奋。
      作为早有准备的考生,他当然认得朝廷的礼部尚书。
      但正因为知晓对方的身份,他才为老人为他们推门的举动感到震惊。
      明朝时官员的地位很高,平常百姓若无大事,甚至一辈子都见不到县令,更何况让堂堂的二品大员为他们开门。
      在跨过集贤门门槛的那一刹那,齐元的心都仿佛停了半拍,右脚传来踏实的落地感,他才如梦方醒。
      十多年前他跨过了泮水,十多年后他走进了国子监。
      最后离开大门时,他回望了一眼门上的斗拱,喃喃自语道:“启蒙,启门!”
      朱厚?写右吐滋孟蚯巴?ィ??酵跹裘骱驮?诟蘖?亲叱觯?挥筛д贫?Α
      看到他们身后神采洋溢的众多考生,脸上的笑意更甚。
      他指着高高的集贤门笑道:“朕要为天下学子开道门!”
      集贤门和太学门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院落,礼部的官吏早就在此等候,举行算学考试的初试。
      整整齐齐的柏木桌,井然有序地排列在院落中央,每张桌子前都有一名考官在等候。
      齐元按着早就领到的号码牌,来到最左侧背阴的一张方桌。
      而考核他的,正是新上任的礼部右侍郎方献夫。
      众位考官清一色地着一身青色行衣,头戴方巾,手中拿着一沓蓝色的纸簿。
      考官们没有落座,而是和考生一般站立在方桌两侧。
      齐元走至近前,双方互相一揖。

第40章 启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