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9章 火炮是第一战斗力,实现炮火自由[1/2页]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葫芦开小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源城防司令部,集结了以张大彪为首的34师军官。
      该部在城内休整半月,顺带着开始装备新产出的60小炮跟57毫米无后坐力炮,提升营连级别的火力。
      张宪的到来,还带来了110辆大卡车,优先装备给34师配套使用,使其作战能力翻倍提升。
      卡车的作用极大,不仅可以运输足够的弹药,必要时候也能运兵,将一个团的兵力迅速投入到前线作战。
      张宪要利用很短的时间,单独为34师调整后勤,调整运输队,配备专门的卡车。
      200辆卡车,肯定不能全给34师,但110辆汉斯卡车,肯定要跟34师绑定。
      其余的车辆再由后勤处统一调度。
      张宪进入司令部内,身上一股寒气,喝了热茶以后,才缓缓的调整过来。
      冬天行军,真不是人干的事情啊。
      “军长!”
      张大彪的声音响起,声音中气十足,看样子休息的不错,把精气神都养回来了。
      “34师休整的怎么样,我很可能提前筹备作战计划…”
      “休整的很好。太源城内的条件好,营房设施比较齐全,吃穿用度上也仅靠着后勤处,士气尚可。”
      那就好,张大彪这支部队是张宪的绝对心腹,也是绝对的王牌兵力。
      依托544团、543团为根基,大量的基层士兵都经过了经验书强化。
      别的师,大部分都是强化骨干精锐跟基层军官,很少能让张宪强化到班组士兵的。
      王牌是必须要打造的,树立标杆,树立信心,树立威信的。
      新式的武器装备,也全部优先配给了34师,可谓是独享张宪的宠爱啊。
      没办法,张某人的发家部队,不宠它宠谁呢。
      秦朗、杨邵、刘奇衡、邓凯等炮兵团的负责人也在,轮番给张宪汇报工作。
      张宪手上的几个炮团需要动作起来了。尤其是榴弹炮团,借助卡车实现机动作战。
      手上火炮越发充裕,除了给各师配备的山炮营外,主力四个炮团也进行了一些微调。
      山炮就没必要成团了,直接放在师一级处理,而炮团需要军直属指挥,至少也得75毫米野炮级别。
      重炮团(秦朗),约40门榴弹炮,高射炮若干。
      现在张宪又拿回来24门20毫米机炮,24门40毫米高射炮。统一分配,每个师可辖46门高射炮,搭配高射机枪816挺,增强防空火力。
      重迫击炮团(杨昭),一共是36门迫击炮,12门150毫米迫击炮,24门120毫米迫击炮。缴获日式150毫米迫击炮8门留作备用。
      野炮团(刘奇衡),手握24门75毫米野炮,12门105毫米榴弹炮(日式)。
      对晋北作战的缴获中,基本把榴弹炮、野炮拿到了手中,统一交给刘奇衡团长指挥训练。
      原有的晋造山炮、炮垒大队等,拆分到师级当中去,老旧的晋造山炮直接淘汰,性能不够要它干嘛。
      第三军配了一个野炮团,团长为第三军出身的邓凯,在曾万中的指挥当中,配属了36门75毫米野炮。
      其余的张大彪、楚云飞各有一个山

第179章 火炮是第一战斗力,实现炮火自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