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6章 考生表现诧异大,宣读派职被阻拦[1/2页]

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 铭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权贵考生抖如筛糠,脑中一片空白,不知从何说起。
      白衣考生深吸一口气,高声侃侃而谈起来:
      “大奉地大物博,各县情况大相径庭。”
      “首先,需充分了解本县地理、风俗、人口、物产等诸多事宜。”
      “随后,制定一应政务,了解百姓所需、倾听民意。”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赋税,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农桑,发展商业,促进发展繁荣。”
      “还应注重内部事务,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不徇私情。”
      “如此方能使一县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
      白衣考生说完,大殿上再次恢复平静。
      虽然说得皆是些大道理,但依然能体现出白衣考生治理方向与想法。
      小皇帝微微点头,转而看向权贵考生。
      权贵考生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再次跪倒在地:“回皇上,草民亦是如此想,都是同法治理。”
      朝臣们发出冷笑声、议论声。
      两名考生展现出来的,全然是两种状态,相差天壤之别。
      小皇帝面色凝重,不再开口讲话。
      两名考生退出大殿,洪公公立即再次上前:
      “宣,天干、地支榜第九十九名两位考生上殿。”
      两名考生行过大礼后,洪公公再次拿出册子,读了起来:“如何治理天下水患?”
      权贵考生依然是不知如何作答。
      白衣考生刚要开口,却被小皇帝摆手打断。
      “天干榜考生先行作答。”
      权贵考生闻言,更是惶恐不安,双手不受控制,抖起来不停。
      硬着头皮开口,声音却一直颤颤巍巍:“理应拨款,召集劳工,大兴土木,加固河堤。”
      话音刚落,大殿上再次响起嘲笑之声。
      白衣考生上前一步,开始侃侃而谈。
      “河堤牢固,自然很重要,但不是唯一。”
      “还应定期疏通河道淤塞,增强河水的流通能力,减轻水灾隐患。”
      “大奉地广,每年降雨情况大有不同,洪涝灾害各地多有不同。”
      “通过建造运河、堤坝、蓄水池、灌溉渠道等,调节水源分配。”
      “既能预防洪灾,又可以在旱灾之地保障灌溉。同时,也加大水陆运输运力。”
      “朝廷视情况制定、修改律法,监管水利工程建设、维护、调度,确保其有效运行。”
      白衣考生说完,许多朝臣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反观权贵考生,已经面如死灰,抖如筛糠。
      安亲王端坐在椅子之上,已经如坐针毡,花白的胡须不断颤抖。
      官远方却不以为意,小皇帝并未斥责权贵考生,以后派职还是他一人说了算。
      会试之时,涂一乐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到了派职环节,该轮到他官远方大肆敛财了。
      权贵考生越是作答不佳,他便能收取得更多。
      此次没有官远方族人,更能得一个大公无私的好名声。
      随后,考生们陆陆续续进入。
      权贵考生无不作答一塌糊涂。
      白衣考生却均是侃侃而谈,对治国均有独到见解。
      临近中午之时,终于到了两位状元。
      户部尚书之子钱越。
      丰梅县县令卓万里。
      两人步入大殿,行过大礼,站立在大殿之上。
      钱越不比之前考生,显得落落大方、信心满满。
      卓万里百感交集,他深知,得以面圣全因涂一乐。
      若不是有涂大人在,他卓万里还在梅县县衙忍气吞声。
      钱鸿邦为儿子捏了一把汗,不求钱越能比过卓万里,只求不要在殿上说错了话。
      洪公公依然手拿册子,大声宣读道:“户部政务之关键。”
      钱鸿邦闻言,长长舒了一口气。
      钱越从小耳濡目染,无论如何都会对答如流,不会像之前考生,说得驴唇不对马嘴。
      钱越信誓旦旦,开始侃侃而谈:
  &nb

第116章 考生表现诧异大,宣读派职被阻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