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7章 昆明之战[1/2页]

塞音老仙闹大明 蚂蚁爱大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黄,早起雾大,塞军的气球怕是飞不起来咯!”
      “气球飞不起来,还有飞艇噻。”
      “诶,我看那些飞艇都有人在高起,你说朗格塞音老仙会不会是真神仙?”
      “我哪里晓得?”
      昆明城头,两个士兵靠在一起闲聊。
      和塞军打了这么久,起初那种敬畏感少了许多,可眼下外无援军,西平侯困守孤城,大伙儿对前景都不怎么看好。
      建文元年,大明和塞国干了一仗,当时沐春曾领云南军北上。
      那一战结束后,朱允炆就像是忘记这支嫡系部队似的,在靖难之役中,始终没调动云南兵。
      当然,现在想调也调不出来。
      云南号称有三十万沐家军,其实水分很大。
      首先就没有沐家军这样的说法,在朱元璋这种雄猜之主下头,岂能容你搞出几十万私兵出来?
      根据《太祖实录》载,洪武十五年正月“置云南左、右、前、后,普定,黄平,建昌,东川,乌撒,普安,水西,乌蒙,芒部,尾洒一十四卫指挥使司”。
      以上卫所皆有云南都司统率,此后又陆续设立临安卫、楚雄、大理、毕节卫指挥使司,曲靖、普定军民指挥使司,基本覆盖了云南全境,都指挥使是从延安卫调来的王俊。
      终洪武一朝,云南布政司的人口也才60万左右,其中六成人口还属于土司。这样的人口规模,是根本无法用后世的情形想象的。
      由于沐家已经在云南经营了多年,在土司中威望极高,本身又是大明勋贵,在目前朝廷起内讧的情况下,实际上任由沐晟做大。
      起码他掌握了云南的军事指挥权,但昆明的实际兵力可能还不到十万。
      那位叫黄果的老兵话音才落,就见浓雾中飞来一艘飞艇,两艘、三艘……
      “明军兄弟注意啦,明军兄弟注意啦!”
      “我们塞音共和国是要建立一个人人富裕,没有欺压的国家。在我们的工厂里,工人可以挣到五两银子的月薪,农民的日子也比以前好过的多。”
      “无论汉人还是峒人,都可以享受国民待遇,大家一视同仁。”
      “兄弟们,我们的总攻即将开始了,上天有好生之德,只要你们出城投降,我军一律收容。”
      “立小功者授田,大功封爵,不在话下。若是想返回故乡,我们发路费。”
      “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了,请一定要珍惜啊。等成了俘虏,那可只能去修路、挖矿、劳动改造了!”
      接着传单哗哗从天上飞下,明军阵地,街道上的行人乱抢一气,搞的乌烟瘴气。
      自从嘉陵江水战后,塞军就没再怎么打过硬仗。主要原因就是工业化造成的人口短缺,各府县都想要人,抓俘虏就成了军部的一门大生意。
      死尸一文不值,但一个俘虏很轻松能卖到几十两。这基本上就是免费劳动力,现如今你想招个工人,怎么着一年不得花几十块钱啊?
      塞军中军大帐内,军部部长关途,副部长马宝河正与一众将官、参谋围观沙盘。
      也不能说军部失策,年初就将最精锐的一旅、二旅放出去了。
      进展不快就是了,说是去打仗,其实根本是修路。
      这时的云南诸部不是这蛮那峒,就是这寨那甸,听名字就知道都是山区丛林。以塞军如今基本算是炮步协同作战,还有气球兵、飞艇兵之类。
      火力领先土蛮好几个时代,只要部队开到跟前,轰几炮就开始抓俘虏了。只是受困于地形,推进不够快。
     &

第157章 昆明之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