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说是倾家荡产也不为过。
      据事后统计,大明游资这一拨赔了不下百万两。
      段妙姐将抛出去的股票一点一点吃了回来,结果手里还多出一百多万现钞。
      这钱可不等于利润,刘学勤一贯主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股灾过后,是一地鸡毛。
      据各府县统计,这次因炒股而破产的民户高达七千多户,影响到了数万人口。
      之所以这么少的人炒股,还是因为交通不便和信息滞后的缘故。
      用这些人的牺牲,给后来者一个血淋淋的教训,让民众对资本市场有敬畏之心,才是刘学勤的初衷。
      可屁股还得有人擦。
      一个月后,会宁的衙役捕快四下拿人,以无证经营、滥用私刑等名义,一举捣毁了数十家从事高利贷的窝点。
      这种生意都是江湖帮会,刀客流氓之类组织起来的,除了将他们的非法所得没收充官之外,这些人中大部分都被发配去青海府的盐矿做苦力。
      其中一些能力出众,底子比较干净,又愿意配合官府之人,被刻意放过。
      自治区对民间金融机构并不打压,但你需要做工商注册,合法经营,按规纳税。
      这次风波过后,一批民营钱庄也开始在会宁特区出现。
      对于那些破产民户,官府根据从高利贷那里抄来的欠条,一家家做了登记。
      没有偿还能力的,保留户籍,统统迁去青海府,做丰收农业的雇农。
      这些人的工钱,家属安置费用,高利贷贡献了一部分,剩下都是庶务堂拿真金白银往里贴补。
      赵小四就是这万名倒霉鬼中的一个,回想当初,卖出股票的那一刻,他感到无比轻松。
      再也不用受那种被恐惧支配的折磨了,虽然被发配到了河州,但繁重的体力劳动令他开始重新找回理性,找回自我。
      大把大把脱落的头发,竟然长回来了些。
      到了秋天的时候,命运终于眷顾了他。
      新成立的何氏皮业听说赵小四有皮匠手艺,花钱把他从农场赎了出来。
      待遇可算是翻天覆地。
      在农场虽说有工钱领,但扣除债务只能落下一钱银子。住的是窝棚,伙食又差,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
      几个月下来,单是他们这个千人农场就死了好几个。
      到何氏皮业后,由于会鞣制皮子,又懂得制作各种皮具,赵小四很快就被提拔成了班组长,工钱涨到了五两。
      他现在觉得河州这地方很美,天高云淡,水草丰茂,是个活人的好地方。赵小四已经给家里去了书信,等过年就回会宁,把老婆孩子接到河州来。
      这段时间,远在南京的大明皇太孙朱允炆有些焦头烂额。
      三月份,皇爷爷朱元璋重病卧床不起。自治区股灾之事很快传了回来,内帑的钱虽然获利颇丰,但是大明商人普遍折戟沉沙,怨声载道。
      朝廷想要干扰自治区的金融市场,反倒被割了韭菜。
      其中大部分陕商是自愿去炒股的,但剩下的商人,却有朝廷运作的因素。
      亏了钱,该上哪儿说理去?
      种种压力反馈回来,时刻压迫着大明储君的神经。喜欢塞音老仙闹大明请大家收藏:

第109章 做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