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5章 试验田、水泥厂[1/2页]

塞音老仙闹大明 蚂蚁爱大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也太金贵了,娘不敢穿。”
      马宝梅穿着雪白貂裘,在镜子前转来转去,忽然眼泪就流了出来。
      有时候她恍惚觉得这儿子不是自己的儿子,此时觉得一切又都那么值得。
      “还是我儿穿吧,配上你这衣服架子,真是没的说,娘都老了。”
      妇人要脱下袍子,却被刘学勤按住手,顺手揩去她眼角的泪,“娘,你不老。”
      他觉得自己两世为人,欠了两个母亲太多。
      “要么,给根号他娘吧。”
      收下儿子一万两银票时她没手软,可这件衣服却令她不安。
      “她们,以后我再买。”
      刘学勤对大媳妇笑了笑,女人红皴的脸蛋越发红艳了。哪怕是这么一句可能不会兑现的话,她都期盼了很久。
      “说正事吧,是不是快要动手了?”
      马宝梅的脸色突然冷了下来,儿子突然下山,可不会只为送衣服那么简单。
      其实刘学勤真是专程为了送衣服的,见母亲发问,只好点点头。
      “快了,你给堡子里的长老打好招呼,让他们随时准备着。”
      也没啥好准备的,刘家堡的年轻人,几乎全都参与到教务里。
      有的是道场弟子,有的做了教兵,还有在产业里管事的。实在没本事,在厂里拧螺丝、搬砖,都有不错的薪俸。
      已经很少有人种田了。
      原先两千多佃农和新迁来的移民,共计一万,成了刘家堡的附庸,已经全数入了教。
      杨寓和冯理编户齐民,将这些人分成十舵,从中提拔了十名舵主。
      新作物到手,刘学勤再也等不及,在老营寨建了座小型玻璃温室。将种子种了下去,已经开始育种了。
      “这东西,真能有几十石的产量?”
      玻璃温房的温度、湿度很高,姜阿宝穿着青衣青裤,活像根水灵灵的大葱。
      她指着百多株玉米苗问道。
      “不好说,选种、育种是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刘学勤记得后世玉米高产者能达到四千斤以上,折合现在的三十多石。但现在的品种是直接从美洲移植过来的,不可能有那么高的产量。
      结合在劳改农场种茶叶的经验,他搞了些营养钵,自己配了营养液和土化肥,这又用到了凹凸棒石。
      说起来这种矿石也是个宝,用途极其广泛,除了做耐火砖,还能用于脱色,干燥,由于富含微量元素,和特殊的孔隙结构,凹凸棒石还可保水和做复合肥。
      营养钵的苗子长到快一尺,普通玉米苗才四、五寸的高度。
      土豆和红薯就没那么金贵,由于秦霖送来的种子总共只有几十斤,刘学勤想在这个冬天,培育出尽可能多的种子。
      等到来年春耕,至少够种十来亩地。
      但他对烟草的性能是真不知道,只敢用了三分之一的种子,想要达到建卷烟厂的规模,怕是还得等上两三年。
      “明年春天,饲料问题就能解决大半!”
      红薯这东西产量高,秧苗也能繁殖,红薯秧也可以当猪食,能省不少事。
      “是啊,春天就好了。”
      阿宝跟妙姐在军机处做事,知道教中机密。她知道,今年与明年,不是一个冬天的距离,而是生与死的距离。
      她决心生死相随,眼前的男人,带给她无与伦比的美好,所以她笑着附和。
      看着山上的皑皑白雪,她又说道:“大山戴上了白帽子,或许你也有顶白帽子哩。”
      刘学勤哑然失笑,“我又不做皇上,要白帽子何用?”
      “为何,你们汉人不是个个想做皇上的吗?”
      阿宝凝睇,眼中很是不解。
   

第75章 试验田、水泥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