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章 七进七出的含金量[2/2页]

国运:华夏养士五千载 君心独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看看这炮灰竟然想不自量力得自己构建英魂。大夏有这种七进七出的老将吗?”
      “写了,他写了,常……姓常吗?”
      “常山?好平常的名字。我擦他还在第一行书写,难道……”
      “等等,第一行不应该是姓名或者称号吗?难道这炮灰构想中英魂的称号是常山?QAQ?”
      “常山,赵子龙?呵呵,名字是个好名字,不过这个称号就……”
      ……
      李修远的书写速度极快。
      站在这里,他方才明白,所谓的书写其实并不规定于格式。
      构建英雄,除了要契合,应用词条之外,最主要的是意志的灌输。
      所以……所谓文字,不过是载体而已,根本不需要用记述生平的方式。
      所以……在写完常山,赵子龙之后,李修远便提笔落墨道:
      凤鸣山下,擂鼓声喧,力败夏侯,沙场起荒烟。
      韩氏父子,两军阵前,五人魂归天。
      丞相忧我,老态尽显,而今威又展。
      勇武似当年,初心不曾变,似随先主那天。
      常山真定披甲锐,银枪相随,磐河一站,初次显威,只盼望明君仁政,能援外安内。
      公孙自焚,云遭累,流离颠沛,幸于卧牛,皇叔再会。
      士为知己,纵死又有何悔?
      我曾只身闯阵,幼主守护,斩将夺旗,曹营震怖,七进七出,剑斩枪舞,杀敌无数。
      也曾兵不血刃,桂阳降服,仁义不失,美色难覆,江东一出,主公洞房花烛。
      金兰虽未谱,似兄弟情笃。
      ……
      “我靠,这逼人是疯了吧?这写得都什么龟龟?”
      “看起来也不像是诗词?”
      “恩,似乎有些像歌词?”
      “如果说歌词的话,那倒是有些意思。至少‘七进七出这个金色词条算是用上了。”
      “‘斩将夺旗,曹营震怖这八字也有‘名震天下的意思。”
      “看着歌词所说,似乎是一个老将的追忆。”
      “对的‘丞相忧我,老态尽显也对得上‘年老体衰的白色词条。”
      “都是人才啊!不过话说,如果用悲凉的音乐不难想象‘壮志未酬,这不就对应了绿色词条?”
      “你们难道没发现,‘剑斩枪舞,杀敌无数,仅仅八字就不难看出老将当年‘布衣儒将的姿态。”
      “我靠,你们这群大聪明这么一分析似乎有点意思了啊!”
      ……
      李修远的心神全部浇灌在英魂构筑之中。
      年逾古稀,如今七十余岁,还有多少年月尽瘁?
      银枪尤锐,盼攻城敌摧!
      先主白帝托孤不曾愧,未敢辜负丹心相随,披坚执锐,百折不回,视死如归。
      川蜀国力弱魏,实难对,北伐宜急,刻不容退,何时兵汇,先锋云来为!
      紧随丞相,再为汉讨魏!
      等那最后一个“魏”字落墨,周围年老体衰(白色),壮志未酬(绿色),布衣儒将(蓝色),名震天下(紫色),七进七出(金色)五个词条仿佛收到了什么牵引,疯狂朝着虚空中汇聚。
      五色的华光不断流转,然后化作了一股碧海晴天的蔚蓝直冲天际。喜欢国运:华夏养士五千载请大家收藏:

第4章 七进七出的含金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