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没什么问题。”
      杜亦熵轻松地摆了摆手,解释道:“方争现在做的项目,其实是在延续你之前的研究方向。
      可以说,他能有今天的进展,很大程度上是站在你打下的基础上。
      而且,本科论文不会公开发表,所以即使你写了相关内容,也不会影响到他明年博士论文的原创性。”
      许宁回忆起在金陵与方争短暂的会面,当时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讨论研究的具体内容。
      如果方争确实在结构力学领域深入研究,那么正如杜亦熵所说,自己的贡献并不算多此一举。
      随着杜亦熵的专车缓缓驶入京航大军工学院园,停在了飞机楼后的临时停车区——其实就是路边。
      四月初的京城早晨,寒意虽已不如冬季浓烈,但空气中依然带着一丝凉意。
      此时,已经有不少学生在户外活动,有的散步,有的锻炼身体。
      不过今天,学院楼外聚集的人数比平时多得多,这引起了两人的注意。
      “今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怎么这么多人?”许宁好奇地问道。
      “今天可是考研复试的日子啊,你不会因为自己是保送生就把这事忘了吧?”
      杜亦熵边整理被人群挤乱的衣服,边开玩笑地说。
      听到“考研复试”,这个词汇让许宁瞬间愣住,他停下脚步,望向楼外熙熙攘攘的人群。
      一时间,仿佛看到了往昔的自己也在其中奋斗。
      “小许?”
      杜亦熵已经走到楼梯间,见许宁没有跟上来,便回头喊道,将他的思绪拉回现实。
      许宁赶紧加快脚步追上没什么。”
      他回答:“只是有点走神。”
      “见到熟人了吗?”杜亦熵猜测着问。
      “没有。”
      许宁简单地摇了摇头,心里想着在这个研究生还较为稀少的时代,遇到熟人的几率确实很低。
      一年前,许宁最大的愿望不过是考入研究生的殿堂。
      那时,直博的机会对他来说遥不可及,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那天在刘远博教授那里看到你们的研发作业,纯属意外。”
      杜亦熵回忆道:“看来我们的运气都不错,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不过,以你的能力,即使在其他导师手下,也只不过是多等几年,迟早会出人头地。”
      两人聊着过去的一年,轻轻推开学生办公室的门。
      周末的办公室里,只有方争一个人。
      姚美玲为了歼轰7改进型项目去了阎良,其他的硕士生们则没有这么拼命。
      课题组有了新变化:每张桌子上都添置了一台电脑。
      这要感谢电科14所慷慨解囊,不仅资助了许宁个人的研究,还剩下足够的资金升级了办公设备。
      “老师好,还有师弟?”方争抬头问道。
      “嗯,之前让你准备的小许的毕业研发内容,怎么样了?”杜亦熵坐到了方争旁边。

第460章 优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