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章 苍溪县红军渡[2/2页]

申秋菊川渝冷门小故事 张家豆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同志们,不要怕!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我们继续干!”李大爷目光坚定,挥舞着拳头鼓舞着大家。
      轰炸过后,硝烟还未散尽,红军战士们和船工们立刻毫不犹豫地从隐蔽处飞奔出来,继续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他们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修复被炸毁的船只,重新调整和布置渡江计划。
      随着渡江时间的日益临近,红军战士们的斗志愈发高昂。(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他们深知,这次渡江作战关系到整个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必须全力以赴,哪怕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也要取得最终的胜利。
      终于,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渡江战役的号角正式吹响。嘉陵江面上,几十只战船整齐地排列着,宛如即将出征的勇士。红军战士们手持武器,神情刚毅,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对岸敌人的阵地,那坚定的眼神仿佛能穿透黑暗。
      李大爷稳稳地站在船头,双手熟练地掌控着船舵。尽管江水湍急如脱缰的野马,敌人的火力凶猛如暴雨倾盆,但他的心中毫无畏惧。(他的脸庞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坚毅,额头上的汗珠闪烁着光芒
      )
      “同志们,冲啊!”随着一声嘹亮的冲锋号划破夜空,红军战士们如下山的猛虎般勇猛地冲向对岸。
      船刚离岸不久,敌人就察觉到了红军的行动,顿时,密集的子弹如蝗虫般铺天盖地地飞来。战士们纷纷毫不犹豫地趴在船上,用自己的身体紧紧护住身边的战友,同时用手中的武器向敌人奋勇还击。(枪声、炮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
      一艘船在接近对岸时,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船身开始剧烈倾斜,江水迅速涌进船舱。但船上的红军战士们没有一个人选择退缩,他们相互扶持,紧紧地挽着彼此的手臂,继续朝着岸边坚定地前进。有的战士甚至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奋力推着船向岸边靠近。
      李大爷驾驶的船也多次遭遇危险,子弹在他耳边呼啸而过,带起阵阵风声。但他凭借着多年积累的高超驾船技术,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密集的火力,将一船又一船的红军战士安全地送到了对岸。(他的双手因为长时间紧握船舵而磨出了鲜血,但他丝毫没有察觉
      )
      在红军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猛烈攻击下,国民党军队的防线逐渐被撕开了一道触目惊心的口子。红军战士们迅速冲上江岸,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近身肉搏战。他们以一当十,奋勇杀敌,喊杀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整个黑夜都撕裂。
      经过一夜的浴血激战,红军终于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在嘉陵江精心布置的防线,占领了滩头阵地。随后,大部队如潮水般迅速跟进,向纵深推进,为实现战略转移和开辟新的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军渡的这场战役,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更是一次精神上的伟大胜利。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红军战士们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以及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深厚情谊。
      如今,红军渡已然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游客和朝气蓬勃的学生来到这里,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那段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深情缅怀那些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在红军渡的岸边,矗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红军渡江纪念碑。碑身犹如一艘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战船,船头坚定地指向远方,象征着红军一往无前、永不退缩的精神。碑上镌刻着的一行行文字,庄重地记录着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让后人永远铭记红军战士们的丰功伟绩。
      而当年参与渡江战役的李大爷等船工们,虽然无情的岁月已经悄然带走了他们的青春和活力,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却永远流传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他们的后代,也继承了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在各自平凡而又不凡的岗位上努力拼搏,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嘉陵江依旧奔腾不息,涛声依旧,红军渡的传奇故事也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它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承载着过去的荣耀与辉煌,指引着未来的方向与希望喜欢申秋菊川渝冷门小故事请大家收藏:

第44章 苍溪县红军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