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成为了百姓口中的一段佳话。那些得到免费食物的百姓们对大皇子赞不绝口,纷纷传颂着他的善举,都说大皇子是个心地善良、心怀百姓的大好人。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进了皇宫里,陶顔言得知后,差点就要气笑了。
常泰把打听来的消息禀告道:“原本这些赠菜是要宴请文武百官的,听说大皇子请帖都发了,一家不落。可不知为何,最后没有一位大人上门,大皇子这才未免浪费,将席面的菜色免费赠与百姓食用。”
陶顔言笑笑:“他也算是歪打正着,落了一个好名声。”
她原本以为这只是大皇子一时兴起的举动,没想到却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响。
过了几日,张御史上奏,大力表彰大皇子的善举,在朝堂上狠狠夸了大皇子一番。
张御史不但夸了大皇子,还顺带贬了一下二皇子和陶皇后。
“陛下,二皇子也年满十二,按理说也该出宫立府了。可陶皇后作为嫡母,却迟迟不提此事,有些不妥。陶皇后可以不管不顾大皇子,但一碗水得端平,方能显示出皇后对待继子的公平公正。”
贺临璋淡淡道:“虽然规制上确实说年满十二便可出宫立府,可也不是非得卡在这个年纪。当年朕的兄弟们除了雍王早早封王给了封地,其他几个都是十五六岁才出宫立府的,张爱卿不必揪着年龄这个关卡不放。”
张御史赶忙解释道:“并非臣拿年纪说事,只是大皇子出身贵重,依然遵循礼制,二皇子来自民间,陶皇后却不顾礼法,将他留在宫中亲自照料,同为继子,待遇天差地别,实在是被人诟病。”
贺临璋冷哼一声:“大皇子出宫一事,是他自己求的,朕只不过依了他而已,不关陶皇后的事,你不要事事牵扯陶皇后。”
张御史见皇帝有些愠怒了,遂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起了另外的事:“是,那微臣以后就不提此事,但是二皇子如今年岁见涨,继续住在皇后宫里有些不妥,陛下既无让他出府的打算,也得重新迁个住处……”
贺临璋烦不胜烦,自己的儿子想住哪里就住哪里,这御史倒是管得宽。
“行了,朕会让内务府筹备,让二皇子择日搬入皇子们居住的华阳宫。若无其他事,就退朝吧。”
众臣恭送皇帝离开大殿,户部尚书有些幸灾乐祸的走到张御史面前,笑道:“张大人明知道陶皇后宠爱二皇子,也明知道陛下爱屋及乌,宠爱陶皇后连带着宠爱二皇子,你怎么还哪壶不开提哪壶,惹陛下不痛快呢?”
张御史翻了个白眼:“按照规制办事,有什么不能提?诸位不敢说什么,任由陶皇后在后宫一家独大,在下是头铁,什么都不怕,就是要说,就是要提。”
张御史拂袖而去,户部尚书被他噎得吹胡子瞪眼。
“你们瞧瞧,都多少次了,碰上陶皇后的事,他哪次得了好处?我好心提醒他一下,他还不领情。难怪被叫做茅坑里的臭石头,真是又臭又硬。”
众人都笑着附和了几句,便都鸟兽散。
喜欢。
第713章 歪打正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