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4章 借梯上楼,计出江夏[2/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更显其‘主动之意。”
     元直也点头称是:“此‘借梯上楼之计,确为稳妥。只需将‘梯子(核心思路)递到他手中,至于如何爬上去(具体执行),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如此,我等便可置身事外,静观其变。”
     计策的核心传递方式既定,剩下的便是细节的完善。
     我们三人又反复推敲了与密使会面时的说辞、态度,如何既表现出同情与关切,又不显得过分热情,如何巧妙地植入“江夏”、“孝忠避”等关键信息,同时还要旁敲侧击地评估这位密使的忠诚度和能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此同时,我的思维已经跳跃到了更远的未来。
     “此事若成,刘琦一旦赴任江夏,我们便需有后续手段跟进。”
     我看着二人,语气变得更加深沉,“江夏虽是避祸之地,亦是四战之地,仅凭刘琦自身,恐难立足。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我转向元直:“元直,你即刻草拟一份密信,以我的名义(或是我们三人共同商议,由我最终定稿),字斟句酌,务必将‘借梯上楼之意,隐晦而清晰地传达给刘琦的密使。
     此事,交由石秀亲自安排,务必寻找最可靠、最隐秘的渠道送回襄阳。”
     “遵命。”元直拱手领命。
     我又转向一直安静倾听,但眼中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孔明:
     “孔明,你智谋过人,且在荆州士人中素有清誉。可否设法,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通过一些隐秘的渠道,侧面了解一下江夏郡的现状?特别是黄祖麾下的将领、吏员构成,以及当地的民心向背、地理形势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亮理会得。”孔明微微颔首,“此事,亮当尽力而为。”
     最后,我的目光落在了空处,心中却在默默下达指令:
     “貂蝉,玄镜台需立刻将重心向江夏倾斜,全面收集该郡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特别是与江东孙氏的冲突细节,以及蔡氏在江夏的潜在影响力。
     糜贞,通知潜伏在荆州的商路网络,留意江夏方向的物资流通和商业机会,为将来可能的秘密支援和联络,提前铺设管道。”
     这些指令,无需说出口,但我知道,我的核心团队会立刻行动起来。玄镜台的情报网络,糜氏的商业脉络,这些都是我独立于刘备集团之外的、真正的底牌。
     一切安排妥当,密室中的气氛终于轻松了一些。窗外的天光已经大亮,新的一天开始了。
     这场持续了一整夜的密议,终于落下了帷幕。一个旨在改变荆州格局,甚至可能影响天下大势的计划,已经悄然启动。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清晨微凉的空气涌入,带着泥土和露水的清新气息。
     新野,这座百废待兴的小城,在晨曦中显得宁静而充满生机。
     但这平静之下,隐藏着多少暗流涌动?
     刘琦能否成功“借梯上楼”,顺利前往江夏?蔡氏又会如何应对?刘表最终的态度如何?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
     但我心中清楚,这步棋一旦落下,便再无回头路。荆州的棋局,因为我们的介入,将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凶险,但也……更加充满了变数和机遇。
     而我,陆昭,将执此变数,在这风起云涌的荆襄大地上,继续我的博弈。
     “好了,天色已亮,各自回去休息片刻吧。”我对元直和孔明说道,“接下来,我们只需静待襄阳的消息了。”
     二人拱手告辞,脚步沉稳地离开了密室。
     我独自留在密室中,看着桌案上那份尚未发出的、决定着无数人命运的“锦囊妙计”草稿,心中五味杂陈。
     成,则我们在荆州便多了一处落脚点和缓冲地。
     败,则我们可能将彻底激怒蔡氏,引来灭顶之灾。
     但无论如何,棋,已经落下。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来吧,让这荆襄的风,刮得更猛烈些吧!
    喜欢。
  

第464章 借梯上楼,计出江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