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夜色如墨,星河漫布,清风穿堂拂面,吹动他额前几缕发丝。他抬眸望向天际,眸中映着点点星光,神色渐渐沉静下来。
此刻,他心中思绪如水波般缓缓流转。脑海中,浮现出一枚他自少年时期便贴身佩戴的玉佩——那枚,自炼星宗遗址中所得的“天星玉佩”。
当年初得此物时,他不过练气期,懵懵懂懂。只觉其内自成空间,玄奥无比,却始终无法真正参透来历。随着修为精进、眼界渐阔,如今他愈发感到,那玉佩非寻常之物,其珍稀程度,比之一般灵宝都要珍贵,其所牵之因果,更是深远莫测。
“天星玉佩……天星宫……”
他低声喃喃,一语出口,连自己都不禁心头一震。
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名字,如今却奇迹般地在命运中交汇——玉佩名为“天星”,而今铜镜老者所托之地,亦名“天星宫”,且其中尚藏“大贤师”封印的天机。
种种线索,似有无形之线将他一一牵引至此。
“莫非……自那日得此玉佩开始,我与天星宫之间,便早已缔下了因果?”
张炀目光渐深,思绪翻涌,又忆起铜镜老者今日所言种种,脑海中不由浮现出那位夫诸族“存在”留下的警言:
——“日后若有迟疑之事,切莫妇人之仁。”
张炀轻叹一声,语气低沉却坚定:
“既然命运将我推向天星宫,那我……便顺势而为,踏进去瞧个清楚。”
转眼数月,时光如水,倏然而逝。
张炀一行人也已悄然在火灵城中安顿下来。此城虽是近年新建,但因天星宫即将重启,四州各方势力齐聚于此,反倒令此地迅速繁华,热闹非凡。
这段时日,张炀并未外出,而是闭门不出,潜心修行。子言与珑儿多半结伴出游,徘徊于城中街巷,或赏器观宝,或寻药问价;韩猛与石头则自成一对,每日游走于坊市之间,对各类市井猎奇之物兴趣盎然,大呼小叫,倒也过得快活自在。
院中一角,凉亭之中,张炀独坐石榻,手中握着一枚古朴黝黑的玉简,神识缓缓探入其中。
这玉简,正是当日梦玄假意归顺时,交予他的众多玉简之一。其所记载的,乃是一门名为《幽魄玄章》的鬼道法门,内容涵盖摄魂、惑意、断念、噬魂等多门偏门秘术,其法则诡异,神识修炼方式也极为冷僻。
换作他人得此,只怕早已视若至宝,迫不及待修炼,妄图以邪入道。
但张炀却只是将其当作“他山之玉”,用以印证、参悟自身苦思多时、始终未能掌握的夺魄术。
就在张炀闭目沉思,参悟《夺魄术》法理之际,忽有一道传讯玉符自院外缓缓飘入。
他神识一扫,见是铜镜老者所发,心念微动,当即起身,略作整顿后,便快步前往铜镜老者所居的别院。
此时正值火灵城夏末,微风中仍带着些许灼热气息,远处街巷人声鼎沸,却未扰乱张炀分毫心神。他神色从容,脚步不疾不徐,沿着青石小径前行。
抵达别院外时,远远便望见院中凉亭之内,铜镜老者正与一名女修对坐品茗,神色颇为愉悦,朗声笑语不绝。
张炀目光一扫,落在那女修身上。只见她身着一袭淡青长裙,身形清瘦,气质若幽兰清泉,自有一股与天地灵机相融的空灵之感,恍若山水间灵物所化,清逸脱俗。
他心头微动,却不动声色,依旧神情平和,上前恭敬一礼,道:“拜见前辈。”
铜镜老者放下茶盏,笑着挥手,语气轻快:“陈小友来了。快,坐,正好介绍你们认识。”
说着,他话锋一转,看向身旁女子,朗声道:“这位,乃夫诸族之人,名唤褚玉宣。”
又转向张炀,笑意更深:“这位,便是人族的陈华安。”
那女修闻言抬眸望来,目光澄澈清明,唇角带着一抹温婉的浅笑,语气柔和道:“见过陈叔叔。”
“……叔叔?”
张炀闻言一怔,旋即神情微变,眼中浮现一抹困惑。他下意识看了铜镜老者一眼,又打量眼前女子片刻,终忍不住出声问道:
“褚仙子,何故如此称呼在下?”
褚玉宣轻轻一笑,语气坦然:“褚峰是我二兄,褚复是我叔父。此次前来,褚叔叔曾特别叮嘱我,要以礼待陈叔叔。”
她言辞平静,无讨好之态,也无惧怯之意,眼中唯有一份淡然自然的敬意。
张炀微微一顿,随即释然,唇角扬起笑意,缓声道:“原来如此……倒是陈某听不得‘叔叔二字,平白显得老了几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褚玉宣眸中闪过一丝笑意,语气柔和:“长辈所命,玉宣自不敢违。若陈叔叔不喜,日后改称‘陈道友便是。”
张炀摆了摆手,笑着应下:“称呼而已,不必计较。”
他话锋一转,眼神微凝:“不知褚道友,已出关否?”
褚玉宣轻轻点头:“是的,褚叔叔如今已顺利凝结元婴。出关之后,气息内敛沉稳,状态极佳。但因闭关日久,尚有诸多功法需整理参悟,故需再闭一段时间。否则,此行本应由他亲至。”
张炀闻言,微微颔首:“元婴大成,实乃可喜可贺。褚道友天资出众,日后成就,恐怕不止于此。”
铜镜老者见两人初步寒暄已毕,轻轻拍了拍石案,笑道:“好了,你们二人既已相识,便不必太拘礼。日后同入天星宫,也好彼此照应。”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取出一卷古旧图卷,轻轻铺展开来,语气也缓缓凝重起来:
“老头子以千镜楼残卷为基,又参考往年进入天星宫者留下的种种描述,才勾勒出这份大致的区域图。虽称不上完整,但关键几处,仍可供你等参考。”
张炀与褚玉宣闻言,神情皆是一肃,齐齐俯身望向那卷泛着星辉的古图。
图卷之上,符纹微闪,山脉、宫阙、古洞、焰脉等标识跃然纸上,隐隐浮动,宛若活物。
——那神秘莫测的天星宫,终于自迷雾之中,露出了一角真实的轮廓。
铜镜老者抬手指向图卷正中那座山势巍峨、符纹缠绕之地,缓缓开口道:
“此地,便是天星宫的主峰——‘天星峰。”
张炀与褚玉宣皆目光微凝,望向那绘有主峰的图案。只见山峰四周环绕星形脉络,五条灵脉宛如天河,从四方注入主峰,灵机汇聚于一点,宛如整座秘境的心脏之所。
“天星峰,乃天星宫真正的要地。相传宫中诸多传承皆封存于此。而这座山峰之上,也是当年大贤师的闭关之所,被称为整个天星宫的‘核心。”
他语气顿了顿,神色微沉:“自古以来,进入天星宫的修士,无一人能够真正踏足此峰。至于缘由——”
他轻叹一声,目光深邃:
“有人说是禁制封锁太过森严;也有人猜测是机缘未至、天命未到。究竟如何,至今无人知晓。”
话音一转,他将手指移至主峰东侧的一片地势弯曲之地,继续道:
“这里,便是‘焰洞所在。若你们有机缘进入其中,务必把握机会淬体。焰洞乃火脉交汇之地,火息炽烈,既可锤炼血骨,亦能洗练筋脉,对于炼体修士与元婴突破皆有极大助益。”
说罢,他又指向焰洞西北方向的一片平原:“此地名为‘灵墟,是天地灵脉汇聚之所,元气之浓郁,外界百不及一。于此修行一日,可抵外界百日之功。”
他补充道:“灵墟虽无实体禁制,却因灵气丰沛,常引众修前往修炼,极易引发争端。”
褚玉宣闻言,轻蹙黛眉,低声问道:“若多人共处其中修炼,灵压交缠,岂不会相互干扰?”
铜镜老者点头应道:“确是如此。灵墟虽是宝地,但难容多人共享。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纷争,甚至生死斗法。”
言至此处,他将手指缓缓滑向主峰南方,那一片布满藤蔓纹络的区域:
“这便是已探明的‘灵药园所在。天星宫昔年广纳天下异种灵植,遍布宫中各殿外围。而最核心之地——‘星芽谷,据说是由宫主亲手设下,栽种着极为罕见的星辰类灵药。”
说到此处,他收起笑意,语气微沉:
“但灵药园禁制极多,稍有妄动,便可能引发毒雾、幻象,甚至杀阵。若要采药,务必谨慎为先,切忌贪婪,莫要试图一网打尽。”
张炀默默点头,心中已然将这些重地一一铭记。
此时,铜镜老者指向地图西北一隅,语气也变得郑重几分:
“这里,是‘回墟——天星宫中一处古传送阵遗址。常年灵光流转,空间紊乱,误入者轻则神魂混乱,重则魂体分离、陨落其中。”
他顿了顿,低声道:“但也有传闻称,‘回墟之中藏有‘星宫秘钥,或许与开启天星峰核心禁制有关联。”
说到这里,他目光落在二人身上,语气凝重:“此地凶险异常,不到万不得已,切勿轻涉。”
张炀与褚玉宣彼此对视一眼,神情皆多了一分慎重。
接着,铜镜老者手指一转,从天星峰处滑向紧邻的西北方向:
“这片隐秘之地,便是‘天星谷。你们此行的真正目标——星云寿果,就藏于此处。”
“此谷极为隐蔽,自古未被他人发现。你们入宫后,需从天星峰脚下一处秘洞潜入,方能抵达此地。”
见二人神色微动,尚未开口,他便继续说道:
“莫急,老夫自会在你们临行之前,赐下‘破界符两枚。此符可暂时开启那处洞窟禁制,助你们进入天星谷。”
语毕,他缓缓收回手势,目光幽深,语气低沉:
“切记——进入天星宫的,绝非只有你们二人;你们背后也并非孤身一人。每一步争夺,每一次抉择,皆可能引来杀机。”
说罢,他将图卷轻轻收起,神情重归淡然:
“老夫能说的,便只有这些。剩下的……便靠你们自己了。”
亭中一时寂静无声。唯有微风轻拂图卷,卷角轻颤,仿佛星辉隐动,洒下一抹淡淡光辉。
喜欢。
第360章 天星?天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