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88章 自救,与天斗[2/2页]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昆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豹营千户林弈和锦衣卫指挥使李若涟:“此事,你们立刻安排。”
      “臣等遵旨!”
      李若涟和林弈两人立刻躬身回应了一声,而后走到一边立刻朝着随行军士吩咐着。
      崇祯则是背着手顺着官道朝着前方走去。
      微风乍起,吹动青中泛黄的稻田,带来声声哗哗的‘浪声,仿佛一首能洗涤人心的乐曲,将压在崇祯心头的大旱乌云给吹的支离破碎。
      虽然还未完全消散,但已经能透过道道裂缝看到明媚的阳光了。
      登基之时就以赈代工大量水库的修建截留入海的河水以备大旱之用,虽然无法一直存水,但能救一点算一点;
      大力推广耐旱的番薯、土豆、玉米、青稞等等,
      除此之外,他利用前几年的大旱修补了官道,提高马车的运输速度,广建粮仓囤积粮食兜底,攻占中南半岛,建立粮仓以防不时之需。
      水库和耐旱作物的配合,让陕西撑到了崇祯七年,朝廷不用赈灾。
      到了今天,又做出了集合全府之力,引水灌溉,集中耕作,又能让陕西耕三余一,可能到崇祯十四年都不用大赈,这更是一大进步。
      到现在,全国大旱不好说,但至少陕西没有压力了。
      这比他将建奴、扶桑干掉还要开心。
      一个天灾,一个人祸,人祸终究能干掉,可天灾就不好说了,现在天灾虽然无法彻底解决,但至少已经有了活路。
      说句冷血的话,他尽力了,能做的不能做的做了,算是对的起陕西的百姓了。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崇祯突然想起了这么一句话,并且情不自禁的说了出来。
      跟在身后的韩癀、宋应星等人浑身一震,皇帝当真是好魄力,竟然与地斗、与天斗,皇帝的身影在这一刻愈发的高大了。
      有这种心气儿、斗志的皇帝带领,任何困难他们都不害怕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中,崇祯继续乔装打扮横穿汉中平原,时不时的与田中劳作的百姓聊上一聊,问问他们对旱灾、朝廷赈灾、南水北调等等的看法。
      百姓们的回答都很让他满意,对旱灾的看法是现在还有口吃的,虽然苦但比之前经历好太多,至少有希望。
      对朝廷赈灾的看法是他们相信朝廷、相信皇帝。
      对南水北调再造汉中江南的看法是反正大旱自己种也没什么收成,以他们的经验看只要有水那就一定有收成,再造汉中希望很大。
      总结出来就是只要是能有吃的,他们无条件服从朝廷安排。
      这就说明他登基这几年的所做所为彻底的赢的了民心和信任,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崇祯开心了。
      五天后,崇祯将汉中平原转了大概,了解到了百姓的真实想法和现状,大片大片青中泛黄、长势良好的稻田让崇祯信心大增。
      既然汉中平原可以,那么关中、汾河、豫东平原等也是可以的。
      只是这种喜悦还未延续几天,就被急匆匆而来的李若涟给打断了,李若涟脸色很是难看:“陛下,出了点意外。”
      
      
  

第1888章 自救,与天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