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6章 巡考!令人惊喜的殿试考场![2/2页]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朕闻上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史载此人乃是明初名臣,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一生历仕七朝,辅佐六帝,刚明廉直,官至吏部尚书加衔太子太保,难得的宰辅相才!

 他这篇策论,从前期斩断两国来往到后期治理倭国地区,都提出了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奇见解,武略方面倒是有些不如,充斥着妇人之仁的仁义思想。

 毕竟还年轻嘛,不过二三十岁的年纪,还可以扭转他这些不正观念。

 下一个,则是李贞,他带给朱高煦的欣喜,比之王翱更甚!

 因为这家伙选择的主题,竟然是商税改制!

 整个谨身殿考场,唯有他李贞一人,敢选这难度最大的商税改制!

 朱高煦通篇看完,虽然有些失望,毕竟李贞受限于这个时代,提出的方案策略中规中矩,但是他有这个勇气,已经足以令人感到欣喜了。

 此人或许可为周忱的左膀右臂,辅佐周忱完成大明商税的改革!

 一场巡视下来,朱高煦有些欣慰地点了点头。

 这次科举大考,当真选拔出了不少贤才。

 陈循、王翱、李贞等,虽然各自有着不少缺点,但是瑕不掩瑜,只要稍加培养,就可以独挡一面,成为大明朝廷未来的中流砥柱!

 最后,朱高煦来到了于谦身旁。

 此刻于大爷正在奋笔疾书,埋头苦干,根本没有注意到汉王爷的到来。

 仅仅只是看了一眼,朱高煦便差点大笑出声。

 因为于谦于廷益,竟然选了交趾布政,而且他这篇策论的核心思想,还是围绕着整个南洋来写!

 这小子年纪虽轻,却是志向远大,一门心思地蚕食南洋,广施仁政收拢民心,将整个南洋之地纳入大明版图!

 这与朱高煦的目标,不谋而合!

 志同道合,吾道不孤也!

 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感到欣喜?

 想着,朱高煦深深地看了一眼于谦,随后悄悄地离开了谨身殿考场。

 陈循,李贞,王翱,于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大明朝从来不缺贤才干吏,缺的只是圣君明主!

 当这些青年才俊与大侄儿朱瞻基相遇,不知会擦出什么火花。

 至少,科举改制后,还会源源不断地出现这等实才,替大明开疆拓土,镇守一方,匡补时弊,燮理阴阳!

 落日西下,红霞满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很快殿试结束。

 三百九十九名贡士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意气风发地从宫门列队而出。

 一走出宫门,一众考生便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诉说着自己书写策论时何等踌躇满志,挥斥方遒!

 陈循急匆匆地找到于谦,低声问道:“廷益,你选的什么主题?”

 “交趾布政啊,这不是最轻松的吗?”

 于谦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众人耳中。

 所有人瞬间扭头,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个年轻帅小伙。

 交趾布政,最简单?

 简单你大爷啊!

 你搁这儿吹牛逼呢?

 于谦不理会这些人的目光,看向了陈循。

 “德遵兄,悄悄告诉我,选的什么主题?”

 “农桑!”

 “嘶……这是个陷阱啊!兄长写的什么?”

 于谦慌了,急忙追问道。

 农桑年年考,回回考,都被考烂了!

 那狗贼汉王爷怎么会让你们写农桑,像以往那样鼓吹什么太平盛世?!

 这农桑分明指的是田地!

 陈循一惊,“陷阱?为兄围绕田地写的……”

 “哦,那没事儿了,兄长果真英明聪慧!”

 一众考生:“???”

 啥?

 你说啥?

 不是考农桑?

 考的是什么田地?

 我尼玛的,老子心态崩了啊!

第296章 巡考!令人惊喜的殿试考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