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3章 强哥的死亡冲锋式表白!做法繁琐的银丝鲊汤,鲜![2/2页]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馋嘴小猫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人:??????

 妈耶,事情居然还有这种转机?

 这事情立马吸引了狗头军师陈燕的注意,她哒哒哒的在群里说道:

 “看来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啊。”

 曾晓琪发了个加油的表情包:

 “拒绝了,但又没完全拒绝,这要用一句成语形容,那就是——”

 她本想让人接一句柳暗花明之类的的成语呢。

 这样也显得大家很默契。

 结果耿乐乐来了一句:

 “贼不走空!”

 众人:“……”

 你能不能别乱用成语了啊喂!

 见群友们给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李强只得先研究跳槽的事儿。

 他用个人邮箱给好几家公司和猎头分别发去邮件,又在微信上给节前旁敲侧击打听自己要不要跳槽的同行发了消息。

 一通忙活后,邮箱和微信上的回复就叮叮冬冬的来了。

 李强收起心思,开始认真查看这些回复,准备从里面筛选出一家比较适合自己的公司,一切谈妥后,就递交辞呈。

 店里。

 把姜片糖的做法拍完,也差不多该准备午饭了。

 昨天刚请了一桌旅游相关的人士,没想到今天又要来一桌文化人。

 林记美食的客人越来越高端了啊。

 林旭感叹一句,随即拿着两条裹着稻草的腌鱼放在工作台上,拆解开,将表面的熟糯米全都去掉,再用清水清洗一遍。

 这样能够减少鱼的咸味,同时也能让卖相更好。

 接着擦干表面水分,把鱼肉从鱼身上剔下来,去掉肋刺,这样就获得了四块鱼肉。

 将其中两块鱼切成半厘米左右的片,切好后放在烤鸭炉中用微火慢慢烤制,利用果木炭将鱼肉的鲜味慢慢炙烤出来。

 至于剩下两块,就正式开始做银丝鲊汤。

 做这道汤菜只需要用鱼肉,鱼皮以及贴着鱼刺和鱼皮的红肉部分都需要剔下来。

 经过腌制后,鱼肉发紧,去皮的步骤变得稍稍有些困难。

 不过借助薄薄的切片刀,再加上一些技巧,就能将鱼皮搞定。

 接着再去掉多余的红肉,就获得了两块雪白的鱼肉。

 鱼肉虽然还有水分,但比鲜鱼瓷实多了,这样的质地能够让鱼肉切成更薄的片,更细的丝。

 “挑战刀工的时候到了!”

 不管切丝切片用的基础刀工,还是各种花刀的花刀刀法,林旭都已经达到了卓越级,其中花刀刀法在上次比赛时更是越级达到了完美级。

 这样的刀工让林旭很是自信。

 他拿着菜刀先把鱼肉修整成一块标准的长方体。

 虽然有点浪费食材,但能够把鱼肉切成长短一致的细丝,做出来的汤羹会更漂亮。

 没多久,两块鱼肉就被他做成了十五厘米长,十厘米宽,一厘米厚的扁平长方体。

 做好后拿起菜刀,开始切丝。

 先把鱼肉全部切成十厘米长的鱼片。

 鱼片非常薄,近乎透明,切好后调整一下角度,随即再切成细丝。

 这跟切粉蒸银丝很相似,不过那是萝卜丝,这是鱼丝。

 切好后盛到盆里,开始制作。

 锅里加入高汤,再把刚刚剔掉的鱼头鱼骨鱼刺鱼皮等食材全都放进锅里,大火熬煮,把鱼鲊的咸鲜味熬到汤中。

 熬煮二十分钟,打去料渣。

 此时锅里的高汤已经满是鱼鲊的咸鲜味,甚至还有一点点发酵的酸香。

 这会儿的汤已经不需要再额外调味,光鱼皮等食材的咸味就足够了。

 把锅里的汤倒出来一半,剩下一半重新烧开,倒入切好的鱼丝,在锅里稍稍烫一下后,用密漏重新打出来。

 锅里这些烫过鱼丝的汤按系统给的经验来说,是直接倒掉的。

 这也是古代只有大户人家才这么做汤,而小门小户都直接烤一下吃的原因。

 做汤的话真是浪费。

 哪怕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呢,烫一下鱼丝就将汤倒掉也有点浪费。

 所以林旭打算等会儿下点其它食材,做成咸鱼豆腐汤或者咸鱼青菜汤,用其它食材中和一下汤里的咸味,这不比倒掉强?

 把锅里的汤倒到一个空盆中,再将之前倒出来那一半鱼鲊高汤重新倒入锅里,加入烫好的鱼丝,小火熬开。

 接着勾入水淀粉,让汤汁变得粘稠。

 最后调入一点点白胡椒粉,这道所谓的银丝鲊汤就算是做好了。

 汤汁浓白,里面一根根细如毛发的白色鱼丝清晰可见。

 这样的色泽和卖相,让人不自觉就想到了一道经典淮扬菜……

 “嘿,这汤越看越像文思豆腐啊,老板,你说文思豆腐是不是这道银丝鲊汤演变过来的?”

 庄一舟有些好奇,觉得这道汤品从做法上和卖相上都跟文思豆腐都很接近。

 这个问题还真把林旭给问住了。

 在明朝时期,文思豆腐已登大雅之堂,成了江浙地区文人雅士的心头好。

 而当时的银丝鲊汤,却上不了席面,也就充当个大户人家的早餐或点心,算不得什么高端美食。

 两道美食是不是同一源头林旭不知道,但做法上肯定相互借鉴过。

 放入胡椒粉后,关火出锅。

 林旭把做好的银丝鲊汤倒入一个白瓷盆中,在重力作用下,形成了从中间向四周放射的状态,看起来跟菊花很相似。

 端着这道汤来到楼上,小包房门口的服务员敲敲门,随即把门推开,林旭直接走了进去:

 “各位,银丝鲊汤来了。”

 一听这话,许教授和一个比他年轻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赶紧站了起来,想看看无数文人墨客称赞过的汤羹到底是什么样子。

 言情

 当看到盆中的雏菊造型时,那位中年人忍不住赞叹一声:

 “怪不得陆游写鲊有关的诗都把鲊比作花呢,这卖相确实漂亮,当浮一大白啊!”

 许教授就起身对林旭说道:

 “小林,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北大中文现任的首席教授任崇墨,旁边是他爱人,中文研究所的田清澜教授,这位是……”

 今天到场的文人雅士,男女都有,全是在中文或者文学领域的权威人物。

 林旭太忙顾不上这些,就交给了大姨子负责招待。

 陈燕是中文硕士,她上大学时的中文教授,就是其中几位教授的学生,所以跟这些老教授们越聊越投机。

 许教授每介绍一个人,林旭就端着盛着黄酒的酒杯敬一个。

 好在今天喝的是烫过的花凋,虽然酒香四溢,但度数却不高。

 林旭敬了一圈后,陈燕起身开始给大家盛汤。

 “这可是古文中经常出现的鲊汤啊,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能喝到。”

 “感谢林老板,汤还没喝,就闻到了鲜香味。”

 “不愧是无数文人墨客吹捧过的汤羹,卖相就是雅致。”

 “谁能想到这里面头发丝儿一样的细丝,居然是鱼肉切成的呢?”

 “林老板,好手艺啊!”

 “……”

 林旭笑着说道:

 “您几位要是喜欢喝,还请常来啊。”

 别看这些教授们衣着朴素,但每个人都是圈内的权威人物,可能无意中一句话,就能给林记带来不少生意。

 陈燕一碗碗给大家盛,轮到田清澜时,她笑嘻嘻的说道:

 “田教授,不知道为什么,我一见您就觉得特亲切。”

 田清澜满脸笑意:

 “我见你也是这样,昨天你开车让我先走时,我还说这谁家的姑娘啊,长得好看心又善良,太招人喜欢了。”

 一席话说得陈总喜笑颜开。

 林旭没多打搅大家,又说了几句客气话便告辞离开。

 来到厨房,他刚要把之前盛出来的鱼鲊汤加点高汤熬一下煮面吃,却发现魏乾他们围着那盆汤,正你勺我一勺的在品尝呢。

 “林旭你来得正好,这汤咋做的啊?也太鲜了吧?”

 “就是,又鲜又香,简直无法形容。”

 “从没想到用糯米饭和稻草把鱼包裹起来,还能获得这种美味呢。”

 “不行我得再来一口,跟我舅舅学了那么多水产类菜品,原本以为已经没有鱼汤能打动我了,没想到这道汤愣是馋得我直流口水。”

 “……”

 林旭满脸诧异的看着几位主厨。

 道理我都懂,但你们不觉得很咸吗?

 本该扔掉的废汤都这么受欢迎,那刚刚端楼上那份,得鲜美到什么地步啊?

 ————————

 本章5400字,求月票啊兄弟们!

第343章 强哥的死亡冲锋式表白!做法繁琐的银丝鲊汤,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