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弯腰,从讲台旁缓缓拎起一双洗得发白、边角磨破的布鞋。
“你们知道当年红军穿的是什么吗?是草编的鞋!是破布条子搓成的鞋!是拿麻绳缠住脚板,硬撑着走山路的鞋!有人一双鞋都没有,光着脚走了两万五千里!脚底全是血泡,泡破了就流血,血干了又磨破,一步一个血印!”
底下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变得轻了。
所有人都屏着气在听,目光紧紧锁在老刘身上,仿佛被带回了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
“爬雪山,过草地,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双脚步,一步不停,一步不退;靠的就是一颗不怕死的心啊!宁可倒下,也不后退一步!多少战士饿着肚子,拄着拐杖,互相搀扶着往前走,嘴里还唱着《国际歌》!”
老刘的声音越说越响,声音在会场里回荡,像战鼓,像号角。
“如今咱们有了国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吃得好,穿得暖,家家户户点上了电灯,可不能忘了过去!不能忘了那些把命都拼上去的战友!不能忘了是谁用命换来了今天的太平!”
黎司泽坐在下面,脊背挺得笔直,听着这些话,心里一阵阵发烫,仿佛有火在胸中燃烧。
他脑海里浮现出赵敏书在京城学手艺的画面——她坐在工厂宿舍的小桌前,台灯下低着头,记满笔记的本子摊开在眼前,纸页密密麻麻,一笔一划都写得那么认真,字迹工整得如同刻印。
“这鞋,不光是鞋。这是老百姓对我们的情分,是他们的信任和期望!”
老刘高高举起那双布鞋,手臂微微颤抖,却稳稳地举过头顶。
阳光从窗缝照进来,落在鞋面上,映出岁月的斑驳。
“你们看看,这针脚,这布料,一针一线都是心啊!老百姓宁可自己穿草鞋,也要把最好的布省下来,给战士做鞋!”
“我们得对得起这份心,对得起这份情!对得起那些长眠在雪山草地下的英魂!”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起初是零星几声,随即汇聚成雷鸣般的响动,经久不息。
会开完后,人群缓缓散去,黎司泽起身,穿过走廊,走到赵敏书旁边。
他轻声说道:“如意,周师傅的手艺,真不是盖的。这双鞋,针脚细密,样式周正,穿在脚上一定特别踏实。”
赵敏书低头摩挲着手里的鞋,指尖轻轻抚过鞋帮的走线,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师傅说了,能给战士们做双鞋,是他心里最光荣的事。他说,以前在乡下,没机会为国家出力;现在能动针线,能尽一份心,就是活一天,也值了。”
“你啥时候回京城?”
黎司泽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舍。
“不急,等高考完了再说。”
她轻轻摇头,眼神坚定,“眼下我得先去找汇民,把我在城里学的这套新法子教给他。厂里的老工人们还在等,不能耽误。”
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低低回响,空气里弥漫着皮革与胶水的味道。
赵敏书正站在工作台前,现场演示做鞋的新门道。
她动作利落,神情专注。
“汇民,你看这鞋底怎么处理才好。”
她抬眼
第208章 修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