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离去,洞府内杯盘狼藉,灵气氤氲未散。王星静立片刻,衣袖轻拂,柔和法力如春风扫过,石桌石凳光洁如新,散落的果核酒渍尽数消弭,只余壁上道韵、顶上星辉、角落藤蔓,无声诉说着方才的盛况。
他缓步走出洞府,立于荒峰之巅,深深吸了一口清冽的灵气,筋骨舒展。目光越过层云,坚定地投向那片古老沧桑、道韵弥漫的混沌碑林。
五百万功德点沉甸甸地存在于他的身份令牌之中,这是师姐骊山老母所赐,足以让他畅行骊山九重天诸多秘境。他未曾将其分赠诸友,众人亦心照不宣未曾提及。
一则是骊山老母给他的,他也不能慷他人之慨,二则就算给,他们也不会要,因为他们明白诸人到了当前的境界,是需要一个人一骑绝尘,只有踏足顶级大能行列,有了做棋手的实力,才能回过头来护佑诸人成长,才能给他们这个团体带来安全的修道环境,否则一旦大劫来临,他们这些人只能欺负欺负弱小,在那些顶级强者眼里仍旧如同蝼蚁!所以王星没有提,大家也心照不宣没有过问!
相较于明道天的弱水罡风、战魂天的古战场幻境、万象天的星斗演化,王星更迫切需要的是悟真天内那片混沌碑林!无他,他的道行境界,相比已臻至不可思议境界的混沌道体与稳步壮大的元神,仍是短板。斗战之技虽看似返璞归真,无招无式,信手拈来皆具莫大威能,甚至超越不少同阶,但王星心中如明镜悬照——他不过堪堪踏入了战技境界的第二重门槛。
战技之道,在王星所悟与诸多典籍印证下,可分四重境:
第一重:技近乎道。此境修士精研神通战技,将每一式每一招锤炼至巅峰,威力浩大,轨迹清晰,追求招式的完美与力量的极致爆发。如同看山是山,招式便是招式,威力分明。王星初得禹王镇天术、五行神光时便在此境。
第二重:万法归一。此境修士融会贯通诸般战技,洞悉其本源道纹,化繁为简。出手不拘泥于固定招式,信手拈来皆是妙谛,法则运转圆融,力量凝练无匹。如看山不是山,招式已不拘泥于形,重在意与力之交融。王星当前便处此境巅峰,戟法六式、剑法六式皆为此境产物,威力强大。
第三重:返璞归真。此境修士已超越招式与法则的刻意运用,举手投足间暗合天道自然。一草一木皆可为无上神兵,吹气化罡风,呵气成雷霆。力量内蕴至极致,看似平平无奇,实则蕴含崩灭星辰、再造乾坤的伟力。如看山还是山,然此山已非彼山,蕴含大道至理。王星虽触摸到一丝皮毛,却远未真正踏入。
第四重:无技无道。此乃传说中的境界。战技与道法界限彻底模糊,心念所至,大道相随。无招无式,无始无终,自身便是道,便是法,便是技的源头。万物皆可为用,亦皆可不为用。此境玄之又玄,非言语可尽述。
王星深知,唯有道行境界提升,对大道本源感悟加深,方能支撑战技向第三重“返璞归真”乃至更高迈进。而蕴含无尽大道本源烙印的混沌碑林,正是他弥补短板、参悟提升的最佳之地!
计议已定,王星毫不耽搁,身化流光,瞬息间便至悟真天混沌碑林入口。
守护此地的是一位身着玄色道袍的老者,道袍上绣着无数缓缓游动的混沌气流符文。他面容古拙,身形仿佛与脚下大地、身后无尽的古老石碑融为一体,气息渊深似海,正是骊山道场传功长老之一,大罗金仙初期的强者——玄鉴道人。
“弟子王星,见过玄鉴长老。”王星恭敬行礼。
玄鉴道人缓缓睁开双眸,那双眼眸不似人眼,倒像两团缓缓旋转的混沌漩涡,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与神念。目光落在王星身上,一股浩瀚苍茫、如同整个洪荒世界压下的无形威压悄然降临。这威压并非刻意针对,而是大罗金仙生命层次自然散发的道韵!
王星身躯微微一沉,体内混沌道体本能运转,肌肤下混沌光泽流转,骨骼发出轻微玉鸣,轻易便将这威压化解于无形。玄鉴道人眼中混沌漩涡流转的
第339章 混沌碑林悟玄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