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扶苏缓缓开口:“你们觉得我的想法错了吗?”在帐篷内的其他四个人,愣在了当场。嬴老四开口道。“大哥。以前老九说过一句话,仁义这玩意儿,得看立场。我觉得。他说的挺对的。”
听到自家四弟的话。扶苏愣了愣,他知道自家四弟是委婉的提醒他,他是个秦人,没立场给魏人而觉得难过。因为那是无意义的。
“九弟说得对,可这仁义就真的无用了吗?”四位公子面面相觑,其中一位公子思索片刻道:“大哥,仁义并非无用,只是在这乱世,需与权谋、战略相结合。如今大秦要统一,强硬手段不可避免,但之后治理天下,仁义或许就能派上大用场。”
扶苏微微点头,目光重新坚定起来,“我明白了,当下为大秦开疆拓土,必要时行铁血之事,但心中不可失了仁义。待天下平定,再以仁政治理。”
四位公子纷纷称是,气氛不再压抑。这时,营帐外传来军报,大梁城已被攻破,魏国即将覆灭,命令所有将士准备继续攻打剩下的魏国抵抗的将士。
扶苏站起身来,望向远方,心中想着,这乱世的统一之路虽艰难残酷,但他定要在其中寻得仁义与霸业的平衡,为大秦的未来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这边,扶苏暂时安静了下来。可是,其他各国却全部哗然了起来,他们没想到,秦国居然这么狠。
而以儒家为首的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墨家等人却开始等等出言批判秦国的手段,太过阴狠毒辣。齐国,韩国等其他诸侯国却是纷纷心中胆寒不已。他们没想到王贲居然水淹大梁城。完全不顾城中的百姓,这种打打,是从来没有过得。秦国是疯了吗?
为此,齐国,韩国等国家都觉得唇亡齿寒,今天,秦国能这么对待魏国。他日又怎么可能对他们手软。毕竟,魏国跟秦国那是联姻的十分紧密的。如今,也难逃这种结局。
为此,齐国跟韩国等国家联合起来,写了一封国书质问秦国,而儒家他们也派了人来秦国质问嬴政。
国书和儒家使者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秦国的都城咸阳。嬴政端坐在咸阳宫的王座之上,他的面色冷峻如霜,双眼凝视着面前的国书,仿佛能透过那薄薄的纸张看到背后的阴谋与算计。
儒家使者站在殿中,率先发难,他的言辞激烈,毫不留情地指责秦国的此举违背了儒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他慷慨激昂地说道:“秦国此举,实乃不仁不义之举!以暴力征服他国,不顾百姓生死,这岂是仁者所为?”
嬴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过殿中的众人,然后缓缓说道:“天下纷争多年,百姓早
第123章 霸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