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4章 所谓一叶知秋也[1/2页]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河西的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汇报问题,赵梅准备的很是充足,翻看文件本本开始读了起来:
     “申请用于加工旋转体零件,如轴类、盘类零件,可完成车削外圆、端面、螺纹等加工的数控车床;可对五金件进行铣削、钻孔、镗孔等加工的铣床;用于在五金件上加工孔,如钻孔、扩孔、铰孔等的钻床;用于五金件的精加工,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提高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磨床;通过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加工出各种形状的五金零件的冲床。”
     又是一个有大理想的家伙。
     俞桥的理想大得很啊。
     永航问了一句无关的问题。
     “他哥叫什么名字?”
     “殿主,资料显示,叫俞木,是沪上国家重型机械厂技改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这一家人还真的没有一个简单的。
     “理由。”
     “俞桥五金加工组件厂一年营收是投资额的200%还多,这些仅仅是依靠出口简单生产的工程结构紧固件(螺丝、螺帽、螺杆、铁钉等)出口产生的营收;他们认为国内随着机械制造、桥梁,厂矿等技改项目开展,国内的需求必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这些项目他们需要参与进来。”
     “比如?”
     “轴承的精密加工,这是俞桥提出来的。”
     这明显是鬼话。
     “是俞桥的哥哥俞木提出来的吧。”
     资料显示俞桥他只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函授机械工程夜大毕业,国际视野和机械发展的趋势性把握俞桥不可能有如此的独到见识,其中如果没有他那个哥哥俞木的功劳才怪。
     两位老人也不会懂得被誉为机器“关节”的轴承在力的传递过程中的作用。轴承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力和运动,减少摩擦损失。
     相信很少有人知道轴承最早起源地是中国,车辆的出现就表明在远古的中国轴承已经实实在在的现实中得到了应用。
     未来项目选点好,的确是机械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展起来。只要是力所在的地方就离不开大大小小的轴承这玩意。
     哪有那么容易,这其中还牵扯到了基础材料,设计制造,机密加工工艺的改造,不要以为有了先进机床就万事大吉。一个小小的轴承钢珠所用材料,国内钢材在高端轴承生产应用中就无法满足,高端轴承暂时还是不要想了,中端低端市场靠着数量也能够赚不少。
     他们赚钱他们花,基础材料方面等赚到钱了找研究所单位合作研究生产就是了。
     事在人为,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赛道上,剩下的让他自己跑。
     “满足他们申请,采购最先进机床设备给他们,我要求的是做到最好,不要什么大而全,要精加工,时间长一点没关系,要求起码一个二个品种的项目做到全球品质、性能第一,要不然就不要搞,省的浪费钱财;俞桥公司10年内利润不用上交总公司,钱财用于产品研发。”
     “宫主,这些投资下去比他们现有资产价格要高好多。资金从哪儿出?”
     “沈阳皮革那边预留有900多万外汇额度也没有什么大用途,按他们需求先期使用,投资款到时候从他们的分红中扣除。”
     又是机床,生产个什么都要有先进机床。
     永航想到这儿,烦得很,想到一处是一处。
     “通知白冰海玉露,找寻国内的机床

第414章 所谓一叶知秋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