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章 生意场[2/2页]

哈哈哈,大明 微微的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但给的这么多,说到做到的却只有这一家。
     朱县令闻声也动了起来,他觉得去年水患淹了长安是水渠年久失修,他害怕今年再来一次,于是他开始出入各个大户家。
     明眼人都知道,他这是在给茹家铺路呢。
     知道了又如何?
     修水渠对所有人都是一件利好的事情,万一今年又有大雨呢。
     三日之后,五百两银子落到余令和茹让的账头上。
     衙门这次要采买三万块砖石,要的是一尺长,四寸厚的大砖。
     余家煤石生意又接了一个大单,二百两的煤石采购单。
     南山窑口由一个变成了三个,原本清理河道和沟渠的人由七个村子变成十个村子,妇人和孩子都上了。
     妇人负责和泥。
     后来的这些人是按日算工钱,一日两个钱,制坯的劳力工钱另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具体是多少没有人知道,余令不让说,反正所有人都羡慕制坯的人。
     装窑人工余令选择了半大的孩子。
     在这个不忙的季节他们最闲,他们闲着很不好,精力旺盛的他们会想着法去玩。
     很多孩子玩着玩着就玩出了毛病。
     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意,能克制住自己,有的孩子玩着玩着就成了贼偷。
     余令在京城见过太多这样的孩子。
     因为没有人管,打起架来不要命。
     所以,余令给他们开了一文钱的工钱,外加一顿饭。
     不是余令吝啬,更不是虐待童工,这个活原本其实可以不花一分钱的,制坯的工人会顺带的把这活做了。
     余令这是善举。
     因为这个善举,余令的名声再次拔高。
     不欺负人,不骂人,只要把活做好,承诺的什么就能做到什么。
     望着忙碌且听自己指挥的数百人,余令抬起头望着南山。
     这附近的沟渠快清理完了,泥也少了。
     山上虽然有很多土,但那里都有主,可以挖,但得给钱。
     只要这么做了,收益就少了,这完整的一个行当里必有一群人的收益是受损的,钱倒无所谓。
     余令在乎的是信誉。
     在大明,只要信誉好,你去拿货可以不用给钱,什么时候有了再给。
     只要信誉好,那就可以随时白手起家。
     信誉不好,那就得真金白银说话。
     朱家的信誉就不好,真要找个由头。
     那还得从第一任秦王开始,如果这天下不是姓朱,没有人愿意跟朱家来往。
     而且,城里对砖石的需求也不是无穷无尽的,砖石生意迟早会归于一个非常平稳的时期,也就是不赚钱。
     需要迫切的“转行”!
     所以余令把目光瞄准了南山,瞄准了在山里收保护费的那群人,做生意赚钱,也没有抢钱快。
     家里的那位可是活向导。
     “令哥,泥好像快不够了!”
     余令点了点头:
     “是啊,你想想去年被大水淹没的沟渠,你再看看现在的沟渠,我头一次见有人把沟渠挖的这么深。”
     “啥意思!”
     “啥意思?这生意做不长久了呗!”
     茹让明白了余令的意思,他知道用别人的山来烧砖一样可以赚钱,但成本无疑增大很多,便宜砖的优势就没了。
     生意场跟做人一样,运气来了就赶紧往死里干,一下子就能赚一辈子甚至数辈子的钱。
     一旦时运不济……
     那就再也起不来了。
     他不知道的是,余令、他茹让,再加上这群人都是彼此的时运。
     可茹让舍不得,他舍不得发钱的时候众人的笑脸。
     有的人甚至磕头拜谢自己,喊着荒年不可怕了。
     舍不得,那一张张笑脸。
     可是……
     茹让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望着余令道:“你有法子对吧!”
     “有!”
     “什么法子?”
     “进山剿匪!”
     茹让闻言扭头就走,他觉得余令的想法太疯狂了,就凭这群老弱病残,去南山剿匪,怕是进去送死吧!
     走了几丈距离,茹让又折返回来。
     “多大把握!”
     “两成!”
    喜欢。
  

第30章 生意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