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章 来到了天津卫[1/2页]

哈哈哈,大明 微微的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到了天津卫,我嘛也没学会,学会了开……”
     余令开不下去了,苏怀瑾继续往下开。
     他喜欢这个调子,就听着余令哼了一遍,他就学了过去。
     现在他的嘴里动不动蹦出一句他开着马车压死了二百多。
     余令望着繁荣的天津卫,望着操着各地口音的商船,望着那一船船的货物,余令总算明白为什么来天津卫做生意了。
     这里大名是叫做天津卫,小名“天子渡口”。
     这个城市可厉害了,人家天津卫还会过生日。
     人家的生日是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因为永乐帝靖难从北平出发,经过的第一个城市便是这里。
     这个地方也是永乐帝朱棣亲自赐名。
     后来,随着户部分司、卫学、整饬天津兵备道等机构的设立这里人就多了起来。
     再加上这里是运河的重要交汇点,漕运极其发达。
     大运河上北运漕粮的官船必走此地,每日都有排队等候进京卸粮交差。
     “来福,看到那个船了没有,这些运粮的漕丁们就会把南方货品藏于槽船夹层,然后就偷偷地发卖,借此逃税。”
     见余令面露惊讶,苏怀瑾得意的继续道:
     “漕丁这行当多半是世袭,俸禄很少。
     而且这群人长年奔波在运河上,家里少了个劳力,如果不夹带,一年到头家里就存不下几个!”
     “所以,洋广杂货、江浙丝绸、云贵川广地道药材,便由着这些漕船来到京城。
     他们手里的东西不光彩,要快速出手,价格很低,运回去就有的赚,这也是我们来此的目的!”
     余令懂了。
     没有苏怀瑾“百科全书”余令还真的没去往这方面想。
     望着侧耳倾听的余令,苏怀瑾得意极了。
     他头一次觉得,老爹给自己讲的知识这么有用。
     在苏怀瑾这个不地道的导游讲解下,余令对天津卫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认识,也明白了天津卫对京城的重要性。
     这里地势低洼,挖地半丈就能见水。
     但这个水不能吃,因为是盐碱水,所以这里百姓吃的全是南边的“御河水”。
     御河也就是南运河,现在叫“漕河”。
     因为这个缘故这里的农业一点都不发达。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虽然粮食收成不好,但这里却盛产“长芦盐”。
     百姓不种地,就会成为盐场的灶户,每灶一年生产一千八百斤“白盐”。
     但这是贡盐,不是给平民老百姓吃的。
     除了贡盐,灶户每年还得生产“黑盐”,这才是老百姓吃的。
     灶户将生产出来的“黑盐”交给有盐引的盐商。
     借着港口和便捷的水运分销大明各地。
     苏怀瑾说到盐的时候叹了好几口气。
     他说,自从万岁爷不管政事以来,这里的盐都被太监把持着。
     永乐爷赏赐给他家的盐引也被太监给收走了。
     苏怀瑾慢慢的讲,余令慢慢的听。
     天津卫的一切是和京城不一样的,虽然路都不好走,哪里都是灰扑扑的。
     但余令却觉得这里比京城有活力。
     就走了短短的一段路,余令就碰到了四个神秘兮兮来推销怀里货物的人!
     这给了余令很熟悉的感觉,有点像后世火车站问你要不要手机的那群人。
     当然,这里的贼偷也多。
     可这群人做梦都想不明白自己是怎么被发现的,还没伸手就被余令发现。
     苏怀瑾笑着挥手,身后家奴就冲了出来,逮住就打,往死里打的那种。
     巡逻衙役来了,吆喝冲天,不了解始末就替贼人说话,那样子一看就是和小偷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苏怀瑾出马,脖子上的长命锁一露,衙役赔着礼就跑了。
     苏怀瑾嚣张道:“走的也热了,我请你去吃八大碗去!”
     余令惊讶道:“这么奢侈?”
     “想什么呢,这是小场面,真正好吃的是银鱼紫蟹!”
     “哦!”
     “看到那个山没有?”
     “有典故?”
     苏怀瑾卖弄道:“那是卸了粮食后必须得装上的压舱土,咱们来的不是时候,若是冬日来,那里的青萝卜比瓜还甜呢!”
     余令一愣,说别的余令可能不知道,但要说萝卜余令可是知道一些。
     天津有全世界独一份的萝卜。
     卫青萝卜。
     在盐库官邸,让所有人都惧怕的的盐商总监大总管正规规矩矩的站在那里。
     佝偻着腰,脸上带着笑,贴心的服侍着坐在尊位上的人。
     “老祖,这道菜用的是天津特产的“卫青”雕刻而成,名字叫做天寿。”
     “这道汤叫做金汤,是今年才捞上来的小黄鱼熬制而成。”
     曹化淳点了点头,每介绍一样,他就浅浅地吃上一口。
     他每吃一口,服侍的人脸上的笑容就多了一分。
     八大碗上齐,曹化淳擦了擦嘴,看了一眼方正化和小老虎,两人规规矩矩的坐下,开始吃饭。
     许愿看了一眼两个坐下吃饭的半大孩子,眼神里有光芒闪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始的时候以为是来服侍老祖的,现在看来不是的。
     “许愿!”
     “孩儿在!”
     “闻香教一事可别出岔子!”
     “老祖放心,人我们已经盯上了,估摸着就在这

第51章 来到了天津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