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明在与张世菁谈心的时候。
徐凤爵已经到龙吟山一天一夜了。
大军带过来三十门炮,完全封锁了南京与秣陵关的通道。
白天可以炮击,晚上无数斥候,连珠炮交叉布置,根本不可能沟通。
夕阳西下,天地间在彩霞中变为红色。
把南京城和秣陵关三道关卡都笼罩在红色中,似乎暗示人间血腥,又似乎在庆祝血肉中诞生的盛世。
徐凤爵在山顶坐在一块石头上,怔怔看着从小长大的南京,诡异的平静。
又扭头看着秣陵关三道木墙,充满嫌弃,丑陋,可笑。
从后腰掏出一把青色的手枪,钢铁质感透露出妖魅的杀气。
可能为了避免慈母多败儿的情况,陆天明不想让禁宫的莺莺燕燕传染给儿女,让夫人们全部学习射击。
徐凤爵内心认为没什么效果,但她不会特立独行,在皇城校场多次与姐妹们练习。
前天晚上,陆天明说一句话:
大军精锐全是北人、草原人、西南人,水师全是闽粤、朝倭之人,偏偏江南无兵,这是新朝最大的隐患,比没有南臣隐患更大。
我们不能指望别人,给六十万大军一个反正的机会,他们会比北人更忠诚,未来所有的军队,具体到每个排,都要有不同省份的人,他们退役之后变为胥吏治民,会完成天下一统的归治,比官员更重要。
这才是新朝保持对民间影响的基本盘,而不是愚蠢的固化户籍,新朝皇权必须影响到每个村子,不能让士绅在朝堂与百姓之中制造隔阂。
徐凤爵明白了,解决南京的问题,夫君已经做好一切准备,但钥匙最终还在自己身上。
父亲在犹豫,被他自己的谋划卡住了。
三哥无所谓归附,只是个单独的将军。
对付三哥这种人,陆天明太熟练了,给他一个更大的舞台就行。
让三哥去为华族开疆拓土,他一定会拒绝做个悲惨的明臣。
大部分明臣就是败在陆天明的格局之下。
有为民族效忠的机会,很难坚持为一家效忠。
但陆天明也无法去劝降,无法去谈判,会让一心求死、一心破坏、敏感、脆弱的人心崩塌。
所以需要精准打击。
陆天明没这机会,他在这里会把某些人吓得面都不敢露。
南国的这些弯弯绕,谋臣的小心翼翼,再加上狡兔三窟,让陆天明连人都找不到。
必须给予致命一击。
干脆利落的解决问题。
陆天明之前在南京与魏国公隔空对决,又突然抽身离开,是他创造一个机会。
哎~
徐凤爵思索半天,最后化为一声叹息,把手中的枪藏在腰间,大冷天也看不出来。
汤元从东面来到山顶,天色已经黑了,看徐凤爵一人在看着南京发呆,拎着食盒
第1213章 犹豫,是为了一击必杀(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