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二,陆天明起的很早。
寅时中,天色刚刚泛青,就把一夜未眠的张世菁拉起来,洗漱从后门来到街上。
牛垧一直在等候,看到陆天明,拽了一把身边的青年,“拜见圣人,拜见娘娘,这是小人长孙牛佺,还在读书,希望将来能侍奉圣人。”
十五岁的牛佺大礼参拜,“拜见圣人,拜见娘娘。”
陆天明点点头,拉着张世菁的手向前,走了几步,突然问道,“你孙子的佺与冯铨是一个字?”
牛垧连忙摇头,“不不不,冯大人乃铨品之铨,衡量官吏之意,冯氏高门,自然希望选官。小孙儿乃偓佺之佺。”
“哦,金字与人字之别,冯铨是官,你牛家想做仙人啊。”
牛垧老脸露出一丝羞赧,“回圣人,偓佺确实是仙人之意,但孙儿名字乃岳母所取,爬龟妇就这点小心思,想让孩子过轻松一点,也许冥冥之中有天意,小人与犬子算是废了,希望孙儿将来能做个圣人门前的童子。”
张世菁纳闷看一眼老头,这家伙从不提要求,看似拍马,实则想用父子俩做事的交情和功绩拉一把长孙。
陆天明倒是没在意,哈哈一笑道,“你若觉得书读够了,随时可以去近卫营报到。”
牛垧大喜,“叩谢圣人,草民之家,不适合入官场,能侍奉圣人,实乃三生有幸。”
爷孙喜滋滋跟着夫妻俩,天色发亮,来到大街。
士兵们已经把这地方反复搜索多次,亲卫营也准备了一夜,城里高处都有暗哨,陆天明准备以最快的时候安抚江南。
朝臣的一切想法都是屁,免税不能瞎免,破坏国策,轻易聚民,容易被误导,他们自己会吓唬自己。
上位者与百姓最简单的互动,就是到街上走走,躲府衙不出来,一切存在于百姓的想象中,再怎么跪拜,也比较疏远。
苏州的建筑风格在明初古朴雄浑,明中期逐渐严谨,而明末则趋于繁琐,这个词在建筑中不是个贬义词,建筑更加注重细节和装饰,苏派风格与南京也不同。
粉墙黛瓦、体量小而轻巧、低层高密度、错落有致,街道与水巷平行,布局乃前街后河,方便日常生活,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与很多木质结构的房屋相得益彰。
陆天明实际是从水道边绕出来的,张之桐、徐凤爵、刘妞妞更习惯与他拉手逛街,张世菁要保持正室的端庄,很少一起逛街,走一会她好像明白陆天明为何采取如此方式安抚民心了,十指相扣,微笑靠在身边,与这年头的矜持完全不同。
他们都穿着便服,如今士兵也像陆天明一样剪短发,并未引起骚动。
加上牛垧和牛佺一老一少,让人误以为是家眷,街上的人不少,但目的明确,脚步匆匆,赈灾的粮食有,却没什么事可做,大部分都去向西郊,打听墓地施工的情况,准备赚工钱。
陆天明在仔细观察房子,大多数是砖木,屋顶覆盖黛瓦,布局为几落多进式,形成逐进封闭性的院落式布局,与北京的四合院不太一样。
第1206章 万象更始(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