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慰。
朱元璋冷哼一声:“但愿如此吧。若朱棣此次能成功,朕定不会亏待他。”
日子一天天过去,双方依旧处于对峙状态。朱棣在等待着联军露出更大的破绽,而联军也在寻找着突破朱棣防线的机会。战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在这紧张的局势下,朱棣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母妃,儿臣如今面对如此困境,您若在天有灵,可要保佑儿臣。儿臣定要守护好大明江山,不辜负您的期望。”朱棣在营帐中,望着天空,心中默默祈祷。
终于,经过几日的观察和谋划,朱棣觉得时机已到。他再次召集将领们,说道:“诸位,经过这些天的观察,我发现联军虽兵力强大,但内部协调不足,且近日粮草被烧,军心有些不稳。我们可兵分三路,一路正面佯攻,吸引他们的主力;一路从左侧迂回包抄,切断他们的后路;另一路则从右侧突袭他们的中军大营。大家务必齐心协力,此战必胜!”
将领们齐声高呼:“听从王爷指挥,此战必胜!”
朱棣看着士气高昂的将领们,心中充满信心。他知道,这是一场生死之战,关乎大明的命运,也关乎自己的未来。
而联军那边,朱棡等人还在为如何突破朱棣防线而烦恼。他们不知道,一场精心策划的进攻正悄然向他们袭来。
“大哥,我们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得主动出击。”朱柏又一次提议。
朱棡有些犹豫:“可朱棣防备森严,我们贸然进攻,恐怕会中他的计。”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喊杀声。一名士兵冲进帐内:“王爷,不好了!朱棣的大军攻过来了!”
朱棡脸色一变:“快,传我命令,全军迎敌!”
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爆发。朱棣亲自带领正面佯攻的队伍,喊杀声震天。朱棡等人以为朱棣倾巢而出,赶忙集中兵力应对正面进攻。
就在此时,朱棣军的左侧迂回部队成功绕到联军后方,切断了他们的退路。联军顿时阵脚大乱。
“不好,我们中埋伏了!”朱棡心中大急。
而右侧突袭的队伍也顺利攻入联军的中军大营。朱柏正在中军大营指挥,看到敌军突然杀进来,吓得脸色惨白:“这怎么可能?朱棣怎么会知道我们中军大营的部署?”
朱棣看着战场上混乱的联军,心中大喜:“兄弟们,杀!不要放过一个叛军!”
士兵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联军在慌乱中节节败退。
朱棡、朱柏、朱樉见局势不妙,赶忙带着亲信部队突围。朱棣看着他们逃跑的方向,嘴角微微上扬:“想跑?没那么容易。张武,你带两万骑兵,追上去,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
张武领命,带着骑兵追了上去。经过一番激战,朱棡、朱柏、朱樉的联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死伤惨重。
朱棡、朱柏、朱樉在亲信的保护下,好不容易逃脱。他们看着身后狼狈逃窜的士兵,心中又气又恨。
“朱棣,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朱柏咬牙切齿地说道。
朱棡则一脸阴沉:“这次是我们大意了,没想到朱棣如此狡猾。不过,我们不会就此罢休,总有一天,我们会卷土重来。”
朱棣成功击退联军后,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朱棡等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而且此次事件背后或许还有其他隐藏的势力。
“立刻打扫战场,安抚受伤士兵,同时加强防守,防止敌军再次来袭。”朱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
消息传到南京,朱元璋大喜:“哈哈,棣儿果然没让朕失望!立刻传朕旨意,嘉奖朱棣及其将士们。”
朱棣回到南京,进宫拜见朱元璋。朱元璋看着朱棣,眼中满是欣慰:“棣儿,此次你立下大功,朕要重重赏赐你。说吧,你想要什么?”
朱棣跪地,恭敬地说:“父皇,儿臣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如今敌军虽退,但隐患未除,儿臣只希望父皇能加强对各地藩王的管控,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朱元璋微微点头:“棣儿,你说得对。此次事件,让朕意识到藩王势力过大的危害。朕会好好考虑你的建议。起来吧,你也辛苦了。”
朱棣起身,心中却隐隐担忧。他知道,虽然暂时击退了联军,但大明内部的矛盾和隐患依旧存在。而且,此次胜利可能会让一些人对他更加忌惮,未来的路或许会更加艰难。
“母妃,儿臣虽取得了胜利,但前方的路依旧充满挑战。儿臣该如何做,才能真正守护好大明江山,完成您的心愿?”朱棣在心中默默问道。
而在皇宫之外,朱棡、朱柏、朱樉带着残兵败将,找了一处隐秘的地方驻扎下来。他们心中充满了怨恨,发誓要报复朱棣,夺回属于他们的一切。
“大哥,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朱柏看着朱棡,眼中满是不甘。
朱棡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先休养生息,暗中联络各方势力。朱棣此次虽然获胜,但也损耗不少。我们等待时机,再次起兵。”
朱樉点头:“大哥说得对。而且,我们要想办法壮大自己的实力,不能再像这次一样仓促出兵。”
三人心中都明白,与朱棣的争斗才刚刚开始。而整个大明王朝,也因为这场战争,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未来的局势将会如何发展,朱棣能否彻底解决藩王隐患,稳固大明江山,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喜欢。
第696章 诸王兴兵风云骤起,朱棣临危受命出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