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怀揣着朱雄英在军中散布谣言的证据,匆匆进宫面圣。他心中既有对朱雄英行径的愤怒,又期待着朱元璋能严惩朱雄英,以正军中风气。
来到御书房,朱棣恭敬地行礼:“父皇,儿臣有要事启奏。”
朱元璋看着朱棣,神色平静:“何事?但说无妨。”
朱棣将信件呈上,言辞激昂:“父皇,儿臣近日查明,军中流传的关于儿臣谋反的谣言,皆是皇太孙朱雄英暗中指使。这是他与军中几个小头目往来的信件,足以证明他的恶行。”
朱元璋眉头紧皱,接过信件仔细查看,脸色愈发阴沉:“这个朱雄英,竟敢在军中搅弄是非,实在是胆大妄为。”
朱棣趁热打铁:“父皇,军中稳定关乎大明江山社稷,朱雄英此举意图扰乱军心,其心可诛。还望父皇严惩,以儆效尤。”
朱元璋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朱棣,朕知道了。此事朕会妥善处理。你先退下吧,继续留意军中动静,切不可让将士们因此事心生懈怠。”
朱棣心中虽有些不满朱元璋未当场表态如何处置朱雄英,但也只能遵旨退下。他暗自思忖,看来还得继续施加压力,让朱元璋下定决心惩治朱雄英。
与此同时,马皇后这边正与孙贵妃、李淑妃紧锣密鼓地收集李萱在后宫的“过错”。
“孙贵妃,你那边可有进展?”马皇后焦急地问道。
孙贵妃点头:“女皇陛下,臣妾打听到,前些日子李萱处罚了几个宫女,手段似乎颇为严厉,引得不少宫女心生畏惧。还有,张妃之前被李萱责罚禁足,至今仍心怀不满。”
马皇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很好,这些都可以作为把柄。李淑妃,你再去联络几位对李萱不满的嫔妃,让她们准备好,一旦时机成熟,便一同向陛下参奏李萱。”
李淑妃领命而去。马皇后心中冷笑,李萱啊李萱,本宫倒要看看,你这次还如何狡辩。
而李萱也没闲着,在翠儿事情败露后,她与孙贵妃又想出了一个新的主意。
“娘娘,我们不如从马秀英的家族入手。听闻她的兄长在地方上有些不法行为,我们可以暗中收集证据,然后透露给陛下,让陛下对马秀英的家族心生不满,进而迁怒于她。”孙贵妃低声说道。
李萱眼睛一亮:“此计甚妙。孙贵妃,你立刻安排人手,务必收集到确凿证据。只要能让陛下对马秀英家族产生厌恶,她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定会一落千丈。”
孙贵妃点头称是,立刻着手去办。
李萱心中暗自得意,马秀英,本宫看你这次还怎么跟本宫斗。只要扳倒你,本宫回到现实世界或许就有希望了。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各方势力都在紧张地筹谋着,看似平静的皇宫实则暗流涌动,一场激烈的交锋即将爆发。
朱雄英得知朱棣进宫向朱元璋告发他后,心中又惊又怒。
“这个朱棣,竟敢在祖父面前告我黑状。谋士,祖父会如何处置我?我们该怎么办?”朱雄英焦急地在房间里踱步。
谋士微微皱眉,思索片刻:“殿下,陛下向来重视军中稳定,此事可大可小。但您是皇太孙,陛下或许会看在您身份的份上从轻发落。不过,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您可进宫向陛下请罪,表现出您的悔意,同时将责任推到那几个小头目身上,或许能减轻陛下的怒火。”
朱雄英咬咬牙:“也只能如此了。本太孙这就进宫面圣,绝不能让朱棣得逞。”
朱雄英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宫,一路上心中不断盘算着见到朱元璋后该如何说辞。来到御书房,他扑通一声跪地:“祖父,孙儿知错了。”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脸色阴沉:“你可知错在何处?”
朱雄英低着头,装出一副悔恨的样子:“孙儿不该轻信小人谗言,让几个军中头目在军中散布不利于燕王的谣言。孙儿一时糊涂,以为这样能激励将士们对燕王保持警惕,却不想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还望祖父恕罪。”
朱元璋冷哼一声:“哼,你还敢狡辩。这分明是你蓄意为之,意图扰乱军心。若不是看在你是皇太孙的份上,朕定不轻饶。”
朱雄英心中一紧,赶忙磕头:“祖父,孙儿真的知道错了。孙儿愿接受任何处罚,只求祖父给孙儿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朱元璋思索片刻,缓缓说道:“念你初犯,且有悔意,朕便从轻处罚。你去军中当着将士们的面,向燕王赔礼道歉,并且禁足三个月,好好反省。”
朱雄英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谢恩:“谢祖父恩典,孙儿定当谨遵祖父教诲。”
朱雄英退下后,心中对朱棣的怨恨更深了:“朱棣,你给本太孙等着,此仇不报非君子。”
而在后宫,马皇后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带着几位对李萱不满的嫔妃,一同前往朱元璋的寝宫。
“陛下,臣妾有要事启奏。”马皇后说道。
朱元璋看着马皇后和身后的嫔妃,心中疑惑:“皇后,何事如此兴师动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
第652章 风云变幻局中局,各方筹谋待爆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