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46章 多发性硬化新药、巨大突破![2/2页]

我!二十四岁当国医,这很合理吧 半价炸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而也是因为许秋坐镇,临海市这边直接根据临医的地理区位,把最近的一块地批给了许秋。
     “许院士!”
     此时,林根生和张教授已经在研究所的门口等候。
     两人双眼都有着血色,神态很是疲倦。
     路上,许秋就知道带来重大突破的主角正是这两位,此时看到对方的状态,下意识地开口道:“上午回去之后,好好休息,明天放一天假。”
     “这……”
     林根生无比吃惊。
     这个关头,不应该趁着有突破拼了命地加班吗?
     竟然还放假?!
     张教授却是习以为常。
     汪居廷或许会如此。
     但来到许院士这边……所谓转瞬即逝的灵感、机不可失的突破,对许院士而言只是稀松平常的日常而已。
     在许院士眼里,没有什么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氪命也要推进的项目进程。
     “许院士,先看看我们的发现!”
     张教授在前头引路,神色很是兴奋。
     许秋点点头。
     他脑子里冒出新药的研发进程。
     事实上,此前在世界大赛中,他就已经给出了新药的研发方向。
     目前,多发性硬化领域有一个非常大的困境。
     即几乎无法穿过的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简单理解就是一个“渔网”。
     小于渔网网眼的,能顺利通过;大于网眼直径的,则会被拦下。
     而临床最有效的大分子抗体,能够靶向精准地对抗多发性硬化,但由于是“大”分子,所以难以穿透血脑屏障。
     换成小分子抗体,倒是能进去。
     然而问题在于……小分子药物靶向性很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即便进去了,也是乱杀一气。
     可能病没治好,小分子药物先把正常细胞给折腾得乱七八糟,反而打破了颅脑内部平衡!
     因而新药研发想要成果,必须找到一款能够穿过血脑屏障、针对多发性硬化新药的致病因素起到治疗效果的药物。
     当然,除此之外的另外一个重点在于——找到致病因素!
     张教授显得很兴奋。
     他想开口讲解。
     不过想到这是林根生的发现,没有邀功,而是看向林根生道:“李教授,这是你发现的,给许院士介绍介绍。”
     林根生看向许秋。
     后者微微点头。
     他才终于开口:“我们在中枢神经发现了异常数量的 B 细胞!”
     这一晚,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确认异常数据不是样本污染了。
     其次,就是找到这些 B 细胞的真正来历。
     但很可惜,没有更多的收获了。
     林根生道:“目前我们能够确定的是,中枢神经的 B 细胞,似乎与外周不太相似……
     “但究竟有何不同,以及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是否属于多发性硬化的致病因素,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尽管这一切都只是猜测。
     但,研究进行到这一步,排除了大量可能的致病因素,突兀冒出一个异常反应的 B 细胞,是最终答案的可能性已经非常高了。
     许秋微微点头。
     目前,他针对多发性硬化新药的研发,还剩下最后两个难点。
     其一就是找到多发性硬化的致病因素。
     随后则是,针对致病因素,在选定的化合物组合中找到能够穿透血脑屏障、直抵中枢神经发挥效果的药物……
     而如今的发现,似乎找到了致病因素?
     难怪涂烟烟说是重大发现了。
     只是,到底是不是,还得经过进一步的验证!
    喜欢。
  

第1146章 多发性硬化新药、巨大突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