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婶对小蓓是相当满意的,能结成这样的一门亲事,她打心眼里的高兴。
虽然现在小蓓家里确实困难,可她不会有任何不好的想法。
他们都是农村里面苦出身的,不在乎这些。
而且小蓓是正儿八经的高中毕业,是有文化的姑娘。
他们反而觉得,是自家大力高攀了。
在这60年代文盲率居高不下,高中毕业算是妥妥的高学历了。
在这个年代,普通的农村人想要娶到女知青,难度系数那是相当高。
毕竟农村人和来自城市的知青们,似乎有着天然的壁垒。
在生活和眼界知识方面,都有着代沟,一般是很难走到一起的。
这份缘分很是难得,全家人都非常珍惜。
周安原本还有点担心,两人的婚礼没有在周家村举行。
而是在女方家举行,怕贵叔贵婶心里会有点不太得劲儿。
结果周安发现他心里的想法,完全是多余的。
贵婶对于在大连结婚的事,没有任何不满,甚至举双手双脚同意。
周安还记得贵婶当时的原话是,“人家姑娘既然在忙事业,那咱过去结婚就行,这都是小事儿,只要两个人过得幸福就好!”
在贵婶心中不管在哪儿结婚都是一样的,只要小两口过得好就行。
这种想法在60年代,还是挺难能可贵的。
在这个年代的农村里面,大家都默认一定要在男方家结婚,哪有说在女方家里办酒席的。
炕上的贵婶一边缝衣服,一边对屋里的周大力说道。
“大力呀,这几天你有空再去镇上一趟,到供销社买些新的暖水壶、脸盆和痰盂啥的,记得一定要成对儿的买呀,到时候拿到小蓓家去!”
这些东西都是这个年代结婚的规矩,新衣服新被子,还有各种用具都要买新的。
周大力点了点头,憨厚地笑着。
“哎!好嘞,我明儿就去!”
周安见状有些哭笑不得,赶忙劝说道。
“贵婶,这些东西现在可千万买不得!带那么多东西,路上麻烦得很!那些东西在大连本地的供销社都买得到,去了再买就行!”
贵婶听完后,琢磨着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
“嘿嘿对哦,那就先不买了,就把做的新衣服和新被子带过去就行!”
周安把那罐灯影牛肉丝,留下后便离开了,在院子里碰到了周月。
周月看到周安后,从兜里掏出了一样东西。
“周安哥,你看我给小蓓嫂子买的手链,你说她会喜欢吗?”
周月手里拿着一条手链,款式简单朴素,却又大气漂亮。
周安看了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东西他在供销社里面看到过。
还不便宜呢,就这一条手链要卖六七块。
而且还不是金银材质,只是普通金属。
在这年头也有饰品卖,不过样式都是比较简单的。
“这手链挺漂亮,小蓓姐肯定会特别喜欢!”
周月小心地将手链收进兜里,脸上的笑容特别明媚。
“嘿嘿那就好!只要小蓓嫂子喜欢就行!”
大力哥平时给周月的零花钱,她都不舍得用,全部攒起来买了这条漂亮的手链。
周安看到这么有爱的
第231章 出发喽!大连我们来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