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不遂人愿[1/2页]

皇帝过来聊聊 组织专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嘉庆:“是的皇爷爷。我朝也有团练。实际上我那个时候,咱八旗子弟的战斗力就已经是不行不行的了!”
     乾隆:“我晚年就已经感受到了。我当太上皇那几年,就为了对付白莲教,我都没睡过好觉!不然,我还能活到90岁!再弄一个千叟宴!”
     嘉庆:“皇阿玛,国库里没有银子了...”
     乾隆:“.....”莫凡没有理睬乾隆和嘉庆的对话:“虽然在嘉庆时期为了对付白莲教起义,使用过地方团练,但规模很小。尤其害怕地方势力过大,威胁统治,你们清朝皇帝在咸丰之前基本上都不敢让地方自成势力。”
     乾隆:“对。我们也怕他们反了啊!”
     顺治:“我也不敢,我们满人太少!让他们都武装起来,谁知道哪天枪矛对谁?!”
     雍正:“我说心里话,也有点怵...”
     康熙:“要是我,我恐怕也不敢,万一成气候成了藩王,还要再次平藩不成?现在想起平三藩,我还有点后怕呢!”
     莫凡:“但到了咸丰朝,形势就不一样了。当时,最令他头疼的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声势浩大,清朝危在旦夕。咸丰面对江山危机,毅然的放权于地方,其实所需的勇气是较大的。”
     咸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这10年,内外交困,大事小事都摊上了,我只能是以毒攻毒了。除了重用汉人,我还重用了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等人,放权于他们来平定战乱。”
     莫凡:“所以你们大清在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下,依然能够维稳政局,保持清朝统治,与咸丰的驭人之术是分不开的。当然,这清朝后面的走势,也和他这一制衡之术息息相关。人算不如天算啊!”
     咸丰:“莫凡,你这是什么意思?”
     莫凡:“没什么意思,你对你身后事的安排,想必你现在还清楚吧?”
     咸丰:“当然!保留两宫太后,用肃顺等八大臣辅政,恭亲王处理洋人事务。这样搞个三角制衡。”
     莫凡:“但是,你这个精心布置的三角在你死后不久就塌了~你的女人从此登上了大清的历史舞台!”
     咸丰:“你是说载淳的生母慈禧?”
     莫凡:“要不是她还有谁?”
     道光:“慈禧?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个女人?”
     咸丰:“回皇阿玛,慈禧是在您驾崩两年后才进宫的,所以您不认识。”
     道光:“哦。那你是把皇位传给了你们的儿子?”
     咸丰:“嗯。爱新觉罗·载淳,是我的长子,但是当年继位大统时才5岁,所以我任命了八大臣、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辅政。”
     莫凡:“各位,咱别着急。先把咸丰这朝的事情说完再再接着往下聊。”
     乾隆:“对,对。还没有说我这曾孙的缺点呢!”
     咸丰:“莫凡,当着这么多祖宗的面儿,这缺点咱就不说了吧?”
     莫凡:“那哪行啊!乾隆爷多大的谱儿,我都把衣服扒光了,你还要什么脸面啊?!”
     乾隆:“莫凡这话说得,我躺着也中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不遂人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