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0章 你这孩子心算的这么快?[1/2页]

爹死跟娘被拐改嫁我养大弟妹成家 云暖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经历了忙碌的夏收,夏种后,这学期又接近尾声。
     大丫依旧是班级第一名,获得德智体三好学生奖状。
     另外还获得五块钱奖励,十个大练习本,一支钢笔,两支圆珠笔。
     这些奖励津贴都是夏收时候,放的夏忙假,四五年级每个学生要交十五斤小麦。一到三年级,每个学生上交十斤小麦,所卖得钱,都用来做为学校的津贴。
     全校学生有人羡慕大丫,有人嫉妒大丫。
     但老师们都喜欢大丫。
     炎炎夏日,大丫一共背了两回大西瓜送到老师们的办公室里。
     每个老师送一个,大小均一,余留一个大的,让老师们在办公室内杀了吃,解了夏日的炎热。
     学校校长加教导主任,一共十一人。
     大丫和三丫每次打算送西瓜给老师们品尝时,都是在午后,去学校很晚,同学们都知道她在学校卖瓜,也没有多想。
     她认为她这是贿赂老师,若不是老师们给她开绿灯,她也无法在学校卖瓜。
     三丫的成绩依旧是不上不下。
     只算是考个中下等成绩,不会蹲班,开学就能上三年级。
     一到夏日,金明就停了磨豆腐,只卖豆芽。
     每天两桶,最多转了十来个村子就卖完回家。
     假期里,正是西瓜最便宜的时候,最多卖一毛五,多数一毛。但是过了这一茬,瓜秧子就败了。瓜价就又会涨上去。
     大丫和三丫与金明一起拉着西瓜与豆芽走乡串户卖了三次,地里的瓜也就所剩无几了。
     大丫决定不卖了,地里再结瓜,剩多剩少,都留自己家吃。
     按照关系亲近,给金知俊家送过两次瓜。
     给金志,也就是严英家送过两次。
     给金林家送过一次。
     都是晚上送去。
     金德顺亲兄弟三个,堂兄弟八个。
     有两个在广西南宁,剩下的也有好几家在家,若是都送,自家那六分地的西瓜就得去了三分之一。
     想想他们对自己也只是表面上说说话而已,与其他同庄村民也无两样,也就歇了心思,每家都送。
     不卖西瓜,就是除草,再就是拔花生。
     为了省劲,
     大丫特意把犁头的铁犁面给卸掉,留下尖尖的铁犁刺。
     把铁犁刺放在花生埂的正中。
     她扶着犁把,让金明按压犁头的曲辕处。
     因为金明要用力往下压,老牛走的慢,半天下来,冲了十趟埂子,讲起也不算慢了。
     这样拔花生就省劲许多。
     祖孙三人,半日就把十趟埂子花生把泥土抖落干净,整齐的把花生秧子码放在趟埂上。
     这样既能晾晒花生瓜子,也能晾晒花生秧子。
     三亩二分地花生,用了三日,就全部起完了。
     豆秧子地,点种了摘绿豆。
     瓜地四圈套种了晚熟大青豆。
     七分地的春芋头用了半日就给全从土里起了出来,当然也全是用犁头冲埂子,用爪钩子不费力地耧一耧,土里的大多数的红薯芋头都能给刨出来。
     这个时候的红薯芋头还没有红心或黄心的,都是那种白心的。
     可以用来打粉做粉丝或做成黑凉粉。
     最为省事的,用木制白芋推子,推切成白芋干子,撒在土坷垃地里晒,晒干后,可直接拉去县城酒厂卖,可以用来酿酒。
     垓下县城就有一个酒厂,叫老白干酒厂。大量收购白芋干子,二毛八一斤。
     还有浍河大闸的码头上,走船拉货,往外地运送的大商贩也收,据说是三毛二一斤。
     但是人山人海的。
     大丫想好了,待白芋干子干了,就拉去酒厂卖。
     据说一亩地白芋干子能收六百斤,她家这七分地,怎么也得收四百二十斤吧?
     也能卖个一百多块钱。
     关键是

第90章 你这孩子心算的这么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