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2章 三公三司揽人心[2/2页]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MangoEVE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式成婚,之后也是不了了之,却是人尽皆知的事。
     如今燕子献迟迟未娶,显然对她余情未了。长兄假借高姝‘病逝之名,又以元玉仪的身份替她谋了个公主的名号,若能借此拉拢燕子献,不管可用与否,但长兄总归多了个暗敌,我也算多了帮手,倒是一步好棋!
     倒也是天助我也,让我遇上了真玉仪!”
     这日朝堂钟鼓齐鸣,文武百官肃立两侧,大监苍劲的宣旨声响彻殿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原尚书仆射高洋,忠勤体国,才堪栋梁,着迁尚书令兼领中书监,原职如故,询以政事。
     录尚书事孙腾,智略深远,佐政多年,进太傅;
     汾州刺史贺拔仁,骁勇善战,忠贯日月,拜太保;
     开府仪同三司厍狄干,忠勇刚烈,功在社稷,今晋太师;
     以司徒高隆之器识宏远,兼领录尚书事;
     司空韩轨,恪慎端方,转任司徒,增邑千户;
     青州刺史尉景,宿将耆老,升大司马;
     领军将军可朱浑道元,治军严整,进司空;
     徐州刺史慕容绍宗,明练政体,除尚书左仆射,
     高阳王元斌授右仆射。宗室贤才,授右仆射,以示优容。
     钦此!”
     先是大赦天下,再是三师、三公尽数封赏,素来沉默寡言的高家二郎,竟被推到了台前,执掌尚书令、中书监两大要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况且前些日,高澄还特请封了一位琅琊公主,高欢若在,高澄又岂会如此行事,整个朝野也算是心知肚明,但都讳莫如深!
     待到散朝,高澄与高洋再至中书省正堂,待堂内官官员悉数屏息静立,方含笑开口:
     “今日殿上宣诏诸卿也都听了,自即日起,太原公领中书监一职,总揽省下机要。
     诸卿皆朝廷肱骨,还望尽心辅佐,若遇疑难,也可多向太原公请益。”
     “另有一事。” 高澄随手展开案上诏书,“先前为了政务简省,遂将门下、中书并作一省。如今国事渐繁,也就各归旧制。”
     此言一出,中书省一片哗然。
     当年合并两省,本是为高澄集权,如今恢复旧制,又恰恰是为削高洋所揽权柄。
     不过百官只想高洋一向一副痴愣之状,真让他来主领着朝中诸事,只怕徒有其名,高澄的所为也是正常。
     皆齐声应诺:“臣等谨遵钧命!”
     高洋心里清楚,纵然兄长将自己所领要职给了他,但仍不忘防着他。
     门下省高澄安排心腹张亮、高季式为侍中,崔季舒为黄门侍郎等,尚书省左仆射慕容绍宗与自己素无往来,又像是高澄要委以重任的一个信号。
     先前进元旭为太尉,以及如今以元斌为右仆射,乃高澄安抚元氏宗亲所设,但也是高澄亲信的元氏宗亲。
     论下来这三省要职,仍为高澄所控。
     待在中书省中重配了两省权事交接,高澄再移步尚书省,还未进堂,只听堂内正有人谄媚道:
     “今日倒是要恭喜高阳王,听说皇帝新封的琅琊公主,正是令妹,如今甚得大将军恩宠,想必高阳王日后进这尚书令,也是不无可能啊!”
     崔季舒立高澄身侧,闻声立即轻咳数声。
     堂内议论也就骤然停止,众人也就肃然而立,待高澄迈步入内时,已是鸦雀无声。
    喜欢。
  

第272章 三公三司揽人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