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齐笑道:“巨子,您先别急。您仔细想想,您在巴蜀的时候,捣鼓出来的那些新犁、新镐,让一个人一天能干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的活。这……不就是提高生产力吗?”
     相里子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似乎抓住了什么,但又不太确定。
     扶苏等人更是好奇:“你说的这‘生产力,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府长,您博闻强记,又精于算学,我来考考您。”苏齐笑道,“咱们就拿这舂米来说,一个中等力气的成年男子,用官府制式的石杵,从日出干到日落,一天能舂多少石米?”
     张苍略一思索,便答道:“若是粟米,去其谷壳,一日下来,约莫能得成品三斗。若是换成稻谷,工序更繁,恐怕两斗都难。”
     “好,就算他三斗。”苏齐伸出三根手指,“这就是他一天的‘产量。现在,咱们想个法子,让他一天能舂出六斗米,甚至一石米来。这个多出来的部分,就是‘效率提升了。而咱们用来提升产量的所有方法、手段、工具的总和,就可以称之为‘生产力的进步。”
     苏齐笑道,“咱们在巴蜀,您老人家带着墨家弟子们造出的曲辕犁,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还是那个农夫,还是那头牛,还是耕一天地,但用上咱们的新犁,能多耕一倍的地,多收半年的粮!这就是生产力的提升!”
     这番深入浅出的解释,让众人恍然大悟。
     扶苏眼中一亮:“我明白了。你说的‘提高生产力,就是通过改良工具和方法,让同样的人,在同样的时间里,能做更多的事,产出更多的东西。”
     然而,一直安静旁听的王潇潇,却提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忧虑:“苏先生,你说的这些,我都听懂了。改进工具,确实能省力。可是,工具终究是死物,需要人来操作。人,总是会累的。徭役之所以繁重,不仅是工具简陋,更是因为工期紧迫,日夜不休。工具再好,人若是累垮了,病倒了,又有什么用呢?最终,还不是要用人命去填?”
     王潇潇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刚刚燃起的兴奋头顶。
     是啊,工具的改进,或许能让一百人的工作量,现在五十人就能完成。但以始皇帝的性格,他不会让剩下的五十人去休息,他只会把这五十人派去干别的活。
     书房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苏齐看着王潇潇,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这位长公子夫人,确实不是寻常的内宅妇人,她总能看到问题的关键。
     “夫人此言,正中要害。人力的极限,确实是最大的难题。”苏齐顿了顿,“不过嘛……这世上,确实有一样东西,它力大无穷,可以搬山填海。而且……它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疲倦,更不需要吃饭喝水,还不要工钱。”
     他环顾众人,故意卖着关子:“诸位,你们猜猜,这是什么?”
     殿内陷入了沉思。
     张苍皱眉道:“牛马需食草料,人需食饭米。世间万物,凡动者,必有所耗。何来不耗之物,却能生无穷之力?”
    &nbs

第213章 水利万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