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亦面临着重重阻碍,不容小觑。”
     “其一,商贾天性逐利,虽有盐引这等厚利引诱,但长途贩运粮草,其中风险之高,亦是人尽皆知。秦岭巍峨,黄河天堑,路途之艰险,非亲历者难以想象。更何况,北地郡一带,时常有匈奴铁骑袭扰边境,商队运粮前往,沿途之上,那些啸聚山林的盗匪流寇,亦是心腹大患。种种险阻,皆令不少商贾望而却步,如履薄冰。”
     “不少家资丰厚的大商贾,皆担心万一途中遭遇不测,不仅数代积累的财富血本无归,甚至连身家性命亦难以保全。因此,多数人仍在持币观望,不愿轻易投入重资,冒险一搏。”
     “其二,盐引与粮食之间的兑换比例,仍需反复斟酌,仔细厘定。若盐引所代表的利益过低,不足以弥补运粮途中的巨大耗费与潜在风险,则商贾无利可图,此策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将难以为继。反之,若盐引价值过高,又恐朝廷为此付出过巨,甚至动摇国库根基,亦非长久之计。”
     “其三,地方官吏之中,难免有害群之马。或有趁机上下其手,从中作梗,向商贾索取好处者;或有监管不力,尸位素餐,导致运往边境的粮草以次充好,甚至出现盐引滥发,扰乱市场之情形。此等弊端,若不从严防范,严厉惩处,恐怕这利国利民的良策,最终亦会毁于一旦,令人扼腕!”
     苍柏一口气将心中的忧虑尽数倾吐而出,额角已微微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以盐引粮”之策,乃是由他一手负责督办,若是推行过程中出现任何难以挽回的纰漏,他身为治粟内史,定然难辞其咎。
     李斯轻抚颌下长须,从容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陛下,苍柏内史所言,句句属实,确是推行此策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然,万事开头难,此乃亘古不变之理。任何新政推行之初,遭遇阻滞,亦属常情。”
     “臣以为,当务之急,其一,朝廷需以雷霆之势,明示决心,对任何敢于从中作梗、贪赃枉法之徒,皆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务必令地方官吏心存敬畏,不敢稍有妄为!”
     “其二,可适当提高盐引所蕴含之利,以此激励那些有实力的大商贾积极参与,率先垂范。一旦形成规模,粮道畅通无阻,届时再逐步调整盐引比例,亦不为迟。”
     李斯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继续献策:“臣斗胆以为,亦可效仿昔日商君强秦之法,对那些积极运粮北境的商贾,除却盐引的实际利益之外,可另行赐予一定的爵位或荣誉称号,以彰显其功绩,激励后来者。如此一来,名利双收,何愁那些唯利是图的商贾不争先恐后,踊跃参与?”
     冯去疾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接口反驳:“李相此言虽有几分道理,然爵位乃国之重器,岂可轻易授予区区商贾之流?此举一旦开了先河,恐会扰乱朝纲,动摇我大秦以军功授爵的国本。盐利虽厚,亦需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若为解一时之急,便一味纵容商贾,使其势力过度膨胀,商人重利轻义,日后恐怕会酿成尾大不掉之祸患,悔之晚矣!”
    喜欢。
  

第168章 盐引之策[2/2页]